老人的人權

武陵高中學生 趙芸

  燠熱的午後,烈陽烤得連短小的陰影都要冒起煙來。一個頂著蓬亂白髮的老婆婆提著破舊的包包和我等著仿彿一世紀都不會來的公車。她操著台灣國語對我說:「妹妹,妳知道到市區後要怎麼轉車去中山路嗎?我要去找女兒,她很忙沒空來找我,我又不知道怎...」我沒有專心聽,令人昏頭脹腦的高溫蒸發掉僅剩的耐心,而此時車終於出現了,正好免去我回答的麻煩。

  公車慢慢駛近,車門砰一聲打開。老婆婆緩步上前,才開口說:「請問...」車門便毫不客氣地一關。隨即吐了幾團不耐的黑煙,揚長而去。老婆婆喃喃地抱怨,而我的煩躁卻被驚訝所取代。我們是這樣在對待老人的嗎?因為他們動作慢,不清楚狀況而被嫌棄嗎?還是「敬老」不過是古書的訓誨、政府宣教的口號罷了呢?

  公車司機不理會老人,或許只是個案。但打開電視、翻開報紙,安養院虐待老人,獨居長者病死家中,失智致遊蕩街頭等新聞報導,時或有之。更有許多成年人,雖滿足了雙親,之衣食需求,卻對他們生活起居不加聞問,成了「孤單老人」。在為社會奉獻多年後,這些長者們不是應該受到感謝和尊重嗎?抑或因他們生理功能退化,失去工作能力,就該被功利的社會,冷漠無情地對待?

  衰老,是每個人一生中必經之過程;我們不是都希望在工作大半輩子後,在年老體衰之際,仍能受到絲亳的關懷與尊重?在這求新求變,步調快速的社會理,
銀髮族群易遭到忽視。人們是否應發揮推己及人之心,稍放慢腳步,多一點注意與關照,那一群曾經是社會中流砥柱,現已逐漸老去的一群。也許,有一天,自己也會是那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無助地躊躇街頭的一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