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台灣農業的春天

慈心大地期刋編輯小組

  兒時欣欣向榮的農村景象,農忙時大家互相幫忙的熱鬧場景,常常迴盪在心田。在肥沃的土地上,五穀雜糧一季季的輪種,連田埂上的空地都可種植牧草;玉米總是大又甜,有人還撥去玉米的薄膜,可見玉米長得多結實;小米結穗纍纍,成串放在屋簷下曬乾,用來餵食牲畜;各種豆類、瓜果、蔬菜輪番登場,總是如期豐收;家中不及一甲的田地,採取順天應人的自然農法,養活一家十幾口,不僅生吃有餘,還可以曬成菜乾,補青黃不接之時。

  自從經濟自由化後,大量進口的各國農產品,以低價佔有市場,加上不正確的飲食觀念,以為好不容易擺脫貧窮應多食肉類,農民在生產不敷成本,或是後繼無人之下,選擇讓農地休耕或是只種植合乎經濟效益的產物。近年石油減產,一部分糧食作物被能源作物取代,新興國家經濟起飛帶動肉食文化,很多穀物拿來當飼料,為糧食的短缺雪上加霜。

  多年前,有遠見的日常老法師即以不噴農藥、不使用化肥,不殺生,慈愛大地的理念發展慈心有機農業,教導農友轉型有機農業。同時在雲林縣古坑鄉的麻園農場成立「慈心有機農業推廣中心」,定期培訓新生代認識自然農耕,將來選擇農業當職業,回到自己的故鄉重振農村的榮景。一方面也利用現有的土地,按照傳統的栽種方式,留下適合台灣本土生長的穀物,留下種子,拍下記錄片,若發生糧荒時,有種植方法、有種子、有農友,就可以馬上從事農耕生產。

  農推中心種過五月稻、紅薏仁、小米,也試驗過將顆粒較大的種子裹上泥巴,撒在雜草叢裡,讓它們跟同類的植物一起生長,回復適者生存的本性。真正的慈心農法希望把每一塊農地都變成福地,生態達到平衡,農夫只要輕快地下田,送祝福給土地而不是壓榨土地時,種植將是一件快樂的事,物阜民豐,那將是台灣農業的春天。    (轉載自慈心有機驗證通訊No.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