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橘子之後:我看韓劇與本土劇

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 林子暉
  從2001年興起的韓劇風潮到長期在台灣風潮不墜的本土劇,電視劇以多樣的型態在台灣娛樂市場上瓜分大餅。2000年台灣韓劇《藍色生死戀》登台,創下5%的新紀錄。另一方面,三立、民視的本土劇也在近年來蓬勃發展,諸如《天下第一味》、《台灣霹靂火》等都創下8%、9%的收視率。

  以一個社會觀察的角度,有一個更根本的疑問:電視劇到底給了我們什麼?為何如此令人著迷?背後又隱含什麼樣社會結構的問題?

葫蘆裡賣什麼藥

  本土劇或韓劇都很成功的鎖定青少年與婦女兩大類收視群眾,這對於社會認知產生最強烈的影響。

  韓劇與本土劇最常見的題材可粗分為兩類:浪漫愛情與家庭倫理。這兩類元素,能全面針對尚在社會化形塑歷程中的青少年,提供最直接的素材,而這樣的素材也會回到家庭之中,再次形成家庭的互動內容。這其中所訴諸的文化內涵與價值觀,不僅僅是透過每次的節目,而是透過整個媒體工業全面的製造,再透過家庭這個社會化最重要的管道而被再度強化。

  韓劇與本土劇何以能如此迅速吸收收視群眾,固然有其強勢的行銷策略,但根本要素應是:它能取得收視群眾的認同。

  劇中往往刻意的描繪社會階級差異,優勢階級擁有的物質生活及社經地位被單向的塑造。不僅僅是畫面上跑車、手機與家具有其直接的商業宣傳效益,更將一個原本遙不可及的階級文化,與隨處可見的街頭場景交錯著,物質差異的鮮明對比,隨著鏡頭清晰可見。但如果僅為劇情而如此赤裸裸的撕開實然階級差異,何以能吸引平均5%(若以單日晚餐後高峰時段全台5百萬人觀看電視計算)?這高收視率,意味著每日有25萬人收視,這顯然不是一昧吹捧單一階級形象就可達到。

「我一定會成功」

  階級差異的巨大僅僅只是劇情結構的初步鋪陳,更吸引人的是在其後的劇情推演。誠如左翼社會學家馬庫瑟在《單向度的人》所言,高層文化的世俗化與浪漫主義,很微妙的緩解了階級衝突的壓力,這在電視劇情中一向很精確的呈現。

  劇中人物階級交錯,在劇情鋪陳下是看似真實、可訴諸個人或非結構性衝撞。男女主人翁可透過相愛而跨越階級,克服的關鍵僅僅在於個人的愛欲之間,真實階級文化衝突與現實社會結構的殘酷,暫因劇情需要被拋乎之後,而頂多在劇末加上一點個人省思的蒼白批判。但這樣的內容,卻很適切的為在每日工作或家務勞動疲乏、甚至升學壓力下已然麻木的觀眾,帶來些許的刺激,也同時抹滅透過群體爭取權益的更多可能性。

  越來越多的個人眈溺於個人式的想像,而趨從於結構制度。現今超過5家電視台固定播放韓、日劇,超過3家電視台長期製作類似《台灣霹靂火》型態的本土劇。不難預見,未來電視劇扮演結構性壓力紓解的角色將日形深化。

該有什麼樣的電視

  固然現今電視劇內容個人蒼白與虛假意識是應該被批判的,但對於庶民文化,不能訴諸精英式的娛樂內容,而應有全新的想像。我們應反向思考,何以跳脫這樣的市場機制影響,從而建立新的娛樂內容選擇。

  我們一樣可透過每日播放的電視劇,從餐桌旁開始建立公民社會需要的社會關懷。如公視、客家電視台與原民台,透過電視劇,以感性的姿態關心社會議題,如偏遠教育、都市原住民與環境議題。而英國BBC以社會資本,在非利潤的考量下,透過專業化的製作團隊,將看似生冷的政治制度和資本主義的紙醉金迷,在《巴比倫飯店》或《House of Cards》中轉化為精采的影像故事。這樣的模式乃是以公共化方式來運作,即透過民主化與透明化的監督,既在節目內容上達到公民社會扎根之目的,更可在公共化過程中累積民間監督的力量與經驗。

本文為台灣公共化協會提供
http://twpublic.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