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愛護地球

減少垃圾隨手做起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助理 楊叔珍

  近一、兩年來天災頻傳,去年歐洲地區百年來最大冰風暴、澳洲東南部百年來酷熱48℃引發叢林大火、中國北方七省大旱、阿根庭50年旱災、美國及墨西哥爆發H1N1豬流感疫情、重創台灣南部及小林村滅村的八八水災,而今年年初世界也陸續傳出許多天災,智利芮氏規模8.8地震、海地太子港芮氏規模7.0地震、冰島休眠兩百年的艾雅法拉冰河火山爆發,其不斷噴出的火山灰重創航空業者,造成歐洲地區航空停擺其經濟損失更達數十億歐元,中國青海芮氏規模6.9地震,以上種種顯示我們居住的地球不斷的向人類發出怒吼的警告,想一想,我們現在還有本錢繼續揮霍與耗費地球的資源嗎?

  護衛地球不是專家或學者的專業與責任,或是民間才會大聲疾呼愛地球的行動,而是生存在這塊土地上每一個公民的責任,雖然一般百姓沒有專業知識與儀器可以測得哪一座火山會爆發,地震何時會發生,什麼時候會有暴風雨(雪),北極冰棚何時會融化殆盡,但從專家學者的預報、統計及過去地球上發生的天災現象,我們應該可以略知地球的反撲正日益加劇,唯有每一個人都覺醒並共同為護衛地球實踐自己的行動力,地球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我們才能在這片土地長治久安,否則我們的下一代只有移民到外星球一途。

  科技與製造技術的提升,人類發明了比紙類更耐用但卻難以分解或再回收的塑膠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更是離不開塑膠製品的使用,舉凡購物、買菜、包垃圾等,無一不用到塑膠袋,塑膠袋雖有其便利性,但因其有不易分解的特性,若採用掩埋處理,過了很多年,塑膠袋還是不易腐化,如同「萬年垃圾」。台灣每年製造586萬噸的垃圾,等同於10,700多棟的台北101大樓,而至九十一年度開始,國人每年約耗用200億個塑膠袋,看到這個數字是不是很震驚呢?想一想,自己每天到底製造了哪些垃圾,早餐外食,一個三明治就有一個塑膠袋,一杯豆漿一個塑膠杯,一份早餐還要一個塑膠提袋,如果吃蛋餅還有一雙免洗筷,飲料也需要一根吸管。午餐如果買便當就有一個便當紙盒、一雙免洗筷及一個塑膠提袋。晚餐如果也買便當,垃圾量等同午餐的量,如果下午同事一起外叫750C.C.的飲料一杯,這又是一份垃圾。這些垃圾只是一個人一天的垃圾製造量,乘上一年365天再乘上台灣二千多萬人口,驚人的垃圾量因此產生,當然還有其它的垃圾來源。

  改變從自身開始,從自己生活開始付諸具體的行動力,每個背包都放一雙筷子,隨身攜帶保溫杯,自備手提袋。民以食為天,三餐都要吃,而筷子是少不了的工具,水是人的生命自然是每天都要補充的,保溫杯帶著走,光是這兩樣就可以減少許多垃圾,自備筷子不僅環保又衛生,早餐買豆漿或飲料用保溫杯,喝完杯子洗一洗沒有一丁點垃圾。買便當時,塑膠提袋及免洗筷可以不用拿,吃完後,紙餐盒洗一洗回收。下午來杯飲料?如果不是很健康的飲料為什麼要讓它喝到肚子裡呢?一般的飲品的糖份都超量,新聞報導曾實際分析過,一杯珍珠奶茶的含糖量等於29顆方糖,人體一天根本不需要這麼高量的糖份,太多的糖量對身體都是負擔,其實對身體最親和的還是白開水,多喝白開水吧!健康又環保。

  曾經有報導:一隻綠蠵龜因為誤食了保利龍,而保利龍的浮力讓綠蠵龜無法潛入海中覓食而慘遭活活餓死的命運,看到這一幕真是情何以堪!本來在海中悠遊自在的綠蠵龜,因為人類的無知及亂棄垃圾,讓生物界遭此浩劫,萬物之首的人類對日益惡化的環境難辭其疚。

  事事追求便利性與快速的社會,當我們圖一時的方便時,卻為環境製造了多少垃圾?處理垃圾也要耗用許多成本與資源。如果未來我們不希望與垃圾山為伍,垃圾減量有其急迫性與必要性,心中有環保,行動不能少,具體的行動力從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手的垃圾減量開始,不要忽視「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的力量,假以時日其必會有非常豐碩的成果,我們後代子子孫孫才有可能享有一個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