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生活,追求心靈的祥和

公務員 游旼桂
  近二、三十年臺灣才在較平靜安定的環境下享受到一點經濟成長與民主進步所帶來富足自由果實,只可惜被沖昏了頭,開始盲目的、不擇手段的去追求財富及物質,這樣並沒有帶來社會真正進步,生活品質也未真正的提升;反而社會混亂,環境髒亂,新聞報導天天上演紛爭、衝突、傷害、自殺、貪婪、浪費、污染、破壞...等等事件,物質雖然富足了,精神卻非常空虛,大家都覺得不快樂,這樣實在是退步,而非進步,我們應該停下來深切的反省 。

  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一項研究,推估2020年的人類十大疾病為何?目前十大疾病,第一名是腫瘤、第二名是心臟血管疾病或意外事故;到了2020年,第一名的疾病是心臟病,第二名則是憂鬱症。依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大部分人的心臟病是來自於情緒問題,第二名的憂鬱症更是無疑了。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台灣目前每10萬人口有17.2人尋短,自殺率低於日本、韓國,但已超過世界標準。我們不禁要問 :人們為什麼那麼「鬱悶」?環境為什麼那麼差呢?我們要體認一點,苦難源於「人心」的不和諧,先有心靈的災難,才有氣候、社會的災難。「人的心態」和「生活態度」改變了,整個環境才會有所改善。

   簡樸生活本來是臺灣人的傳統美德,是臺灣人快樂的生活態度,在不斷的追求物慾、鼓勵消費下,我們把這簡樸節儉的美德拋諸腦後,追求太多的慾望,人的心靈太複雜,種種機巧傾囊而出,慾望太多、眼高手低,不斷追求的人,逼得自己陷入絕境,把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來,痛苦不已;不斷追逐掌聲,讓自己疲於奔命。當掌聲響起、舞台落幕。百年之後,又剩下什麼?
  若能克服自我慾望,生活回歸儉樸,不要為了享受,追求潮流,大肆採購、經常汰換。越多的需索,生活就變得越複雜,煩惱也就越多;越是懂得用簡樸單純的態度生活,就越能使自己的意志堅定,對自身的情緒越有幫助。過簡樸生活,雖然放棄了很多,但會因捨而得到健康、快樂、自由,不會因吃得太多而生病,不會因擔心失去而憂慮煩惱,不會受慾望的束縛;而且因捨而多出來的資源可以拿來幫助別人,社會就會多一份溫馨、多一份愛;人不向無限慾望方向發展,生存的環境就不會繼續被污染破壞的慘不忍賭。

   另外一種社會最普遍存在不快樂的原因是來自「怨天尤人」,認為「都是你的錯、不是我的錯」。「不滿」為人類帶來痛苦,認為別人對不起他,長期下來,情緒失衡就會產生性格失常,這不只是個人痛苦,也會造成社會痛苦。單純的思維,簡樸的生活及一顆常存感恩的心,其實不單是健康、快樂、自由的生活,也是回歸自然的生活,與自然大地和諧的生活,因為過得簡單樸素,就不會對大自然猛取豪奪地破壞和污染,只求人類的利益,而不顧其他萬物的存活。除了惜物以外,還要疼惜生命。不只要疼惜人的生命還要疼惜動物的生命,這才是真正的「尊重生命」。

   簡樸生活是生活中最美妙的生活智慧,更是讓自己的心靈獲得祥和的不二法門。因為越簡單純樸的生活,心就不會產生永無止盡的慾望,沒有追求物質的慾望,自然心境就更加平靜安詳。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盡量簡樸生活,減少慾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