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社會弱勢零拒絕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幼兒教育科科員 李幼安
   隨著社會環境的急劇變遷以及全球化趨勢,產業結構與經濟活動漸趨高度知識化,所得產勞動能力的族群,無一不為經濟發展而努力前進,在此同時,卻也形成幼差距隨之擴大。除了在基本生活造成困境之外,也因此影響了孩子的基本受教權。因應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具有生兒托育與學童課後照顧的需求,在這一需求之下,養育責任的社會化應運而生。
   過往的家庭結構,即便是雙薪家庭,因家中能有長者可以暫代親職,無論是幼兒托育甚至學童課後照顧,並不足以形成普遍性問題。但近年來家庭結構組成改變,子女的照顧問題便應運而生。在現今社會家庭教育功能未能達到應具有的功能時,學校教育被倚賴的程度變與日俱增,如何平衡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甚至於社會教育的功能,在在都考驗著教育政策的擬定與教育方針的把握。
  在個人層次行動方面,政策應持續紮根基礎教育,推動全方位公共安全管理,保障幼稚園消防安全、建築安全、衛生安全及附設遊樂器材安全。透過輔導訪視,不定期到園查訪園舍概況;整合全縣(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統及抽查,定期檢視園所公共安全概況,並辦理研習活動提升相關人員專業知能。
  在社會層次行動方面,推動弱勢關照,針對經濟不利及文化不利家庭幼童,持續進行補助及扶持,以增加學習機會並減輕家庭負擔。透過課後留園、弱勢家庭學前子女教育補助、支持性服務、鑑定安置服務及公立幼稚園弱勢家庭幼生午餐與點心費用補助,擴大對弱勢家庭之關懷。並藉由就學機會之創造,縮小社會階層差異,進而落實公平正義,甚而培育扶助弱勢尊重多元之行動者。
  幼兒時期是人格的奠基時期,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智力發展的重要關鍵,認知發展的基礎,也是道德觀念的形成期。幼教應以專業領航,掌握正確幼兒教育方向,以精緻幼教品質確保每位幼生發展。針對經濟弱勢家庭幼童學費、餐點費及課後照顧進行補助,增加孩童接受幼兒教育機會;確保公立幼稚園教學環境安全及衛生相關設施設備並推動全方位公共安全管理,落實公私立幼教機構公共安全管理機制;完善的師資發展體系,整合幼稚園教師教育訓練課程與提昇教師能力;活化空餘教室,開辦公辦民營幼稚園,善用民間機構的人力、財力等資源興辦教育,節省教育人事經費,增加幼兒入園機會。期許未來將持續供給幼童充分受教機會及適當發展條件,使其生理與心理能圓滿成長,為教育建立穩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