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八風災」檢視當前「台灣永續發展政策」

中華民國社會服務協會理事長、南開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研究 孫健萍

壹、前言

  當前全球暖化的威脅已不下於兩岸軍事對抗的威脅。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指出,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屆時屏東縣林邊、佳冬、彰化甚至台北盆地等台灣一成多土地都將「泡湯」無法住人,加上山區土石流頻傳,考驗台灣政府如何制定因應政策、與天共存。

   2009年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會議(UNCCD)執行秘書LucGnacadja在會議上警告表示,除非各國實施減緩沙漠化政策,否則在2025年之前,地球上將會有將近70%的土地焦乾 。

   中研院於2009年9月1日舉行「氣候變遷、國土保育與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願景」討論會;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指出:「就算有效節能減碳,二十一世紀仍會增高二度,人類若不改變,氣溫會升溫四度。」

   中研院地科所汪中和指出,臺灣在1994年8月有三個雨量驚人的颱風、1998年10月出現兩個、2001年9月1個,間隔四年及三年;2007年8月3個、2008年9月兩個、2009年出現莫拉克,間隔縮短為兩年不到。

   汪中和更指出,IPCC預測本世紀結束前,全球海平面將至少上升一公尺,宜蘭沿海、台北盆地、桃竹沿海、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林邊、佳冬、台東等地都是被淹沒的高危險區,吳揆應趕在今年梅雨季來臨前,及早規劃臺灣山區土石流、沿海海平面上漲的夾擊威脅。

貳、台灣當前永續發展策略

  所謂「永續發展策略」,應係綜合各種環境資源與人類需求後的結果,因此,如何從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平衡生態環境的容受力,顧及公平正義與大眾權益,並擬定一套可被延續執行的制度與策略 (蔡德一,2009:112)。如果從環境自給自足與自我管理等角度來檢視目前的發展情形,再對照國外環境永續發展的經驗,國內民間對於永續發展的努力,遠超過政府單位,許多城鄉或是社區常是先從各自摸索開始,再相互觀摩,最後才有眼前的成果(蔡德一,2009:113)。

一、發展綠能產業
  為因應全球化社會的發展趨勢,目前世界各國皆大量地使用全球的自然資源,而過渡地使用資源,不外乎會造成資源的耗竭,且資源的配置狀況易被扭曲,最後將造成無效率地分配,產生的效能自然會降低,而各單位的主管機關,往往必須早先一步發掘潛在問題,進而提出一系列有效率地方法進行問題的改善,我國的行政院的設立目的,是負責國家發展時,所不可或缺的組織機構,管轄了涵蓋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福利與文化、自然資源等範圍,適時地提出策略且進行完整地規劃,有效地配置國內資源,從而進行最大效率的運作。

   能源危機是近年來國際關注的焦點,自工業時代發展以來,快速的能源消耗至今已造成人類即將面臨能源枯竭的困境,而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2007年7月時指出,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氣在數年內就無法達到負荷全球經濟成長的需求,據國際專家所預估 ,目前占全球能源使用一半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即將面臨短缺的危機,因此無論世界各國均致力於替代能源及節約能源的發展。

   其中替代能源的部份包括太陽能、風力、水力等,而節約能源的計劃如低碳環境、LED節能等發展,臺灣政府決定將在2010年全面以LED取代傳統的白熾燈就是節約能源的一大重點發展策略。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即於土城研發總部,全力推動節能產業。

   但無論是利用替代能源的開發及進行節約能源的規劃,都屬於近期的社會趨勢且需投入大量的資本及時間,故對於此一議題的策略規劃,更需仔細地評估成本及效益分析,故本研究將參考上述七大國對於能源議題所進行的策略發展,評估上述各國目前所面臨資源缺乏的困境,再針對各國所制定的政策加以探討。

二、制定減碳規格
  以能源的問題做為主軸,因全球的發展快速,自然資源的過渡使用已經造成人類不儘要擔心能源耗竭的問題,對於能源過渡開發及使用所造成環境的汙染及結構的改變,儼然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個能源相關的國際組織團體,都表明若過度地造成環境汙染,將聯盟對抗不合作的國家,如京都議定書的簽署與哥本哈根會議的推動。

叁、台灣防災現況的缺失

一、中央職能碎裂、地方反應遲緩
  預防成本總是比缺陷補救成本要低很多。地方救災演練的形式化、治水預算執行的不利和民眾忽視大自然反撲的速度。屏東縣即曾出現鄉長與縣長互槓、不肖鄉長疑似侵吞救災物資等末梢神經疲弱的現象,歸根究柢 ,在選舉政治和財政考量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對防災投資、預演的消極,袖手等候中央政府馳援救災,以及中央政府功能碎裂化,兩者都凸顯爭功諉過、消極怠惰的「官僚殺人」困境。

二、重蹈覆轍的代價
  1973年娜拉颱風帶來的土石流,掩蓋了臺東知本的12棟商店和民宅,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同樣也帶來強大的降雨,豐沛的水流夾帶石頭沖刷河床,再度淘空臺東知本的地基。不同於先前的情況,此次造成國內外的震驚,金帥飯店倒塌的畫面藉由媒體傳至世界,而37年前的「遺址」揭露了許多國內環境開發的問題。為何當地居民的娜拉颱風災後重建是將新房子蓋在舊房子上?為何人們非但沒有從先前的災害中記取教訓,反倒與水爭地整建護坡?國外受到911恐怖攻擊後,為了防堵類似事件的再發生 ,各地機場的全面嚴格戒備,至今仍造成許多旅客的不便。為何國外能從錯誤中學習,我們不能?(蔡德一,2009:112)。

三、美國應急系統帶來的啟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美國防災體系的經驗來看,地方防災的責任其實遠大於中央。在這次救災歷程中,只見到媒體對中央救災不力的指責,但對於健全「因地制宜」的地方防災應急系統這種更長遠、宏觀的思考,卻較未獲媒體青睞。
在美國的實踐中,這種控制型的管理機制並不能有效地管理應急系統的運作,主因包括:一是應急系統的參與者並不都是警察和軍隊,科學家、志願救援人員、私人公司不知道如何在類似軍隊那種編制中運作;二是在緊急狀況中,不存在類似警察或者軍隊那種通訊系統,自上而下的等級級性命令下達方式很難被公眾接受;三是應急反應的運作本身是一個橫向系統。

肆、重建面

一、災區重建的挑戰與機會
  首先,在大規模的災難之後,「白手起家」的角度看,這是重建社區的絕好機會與戰略轉折的起點;第二,災難之後的社區很容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包括:人力、財力方面的支持;第三,災難之後的現實提供了一個重新經驗、修改現有的應急計劃的機會。如果說在災難發生之前對計劃的修改多多少少有「預見未來」的成分,那麼災難本身就提供一個高代價的學習經驗機會;災後的恢復工作應該包括如何預防災難再發生的計劃成分。恢復階段包括幾個步驟:
(一)訊息採取和形釋估計。
(二)組織上的安排。
(三)調動資源。
(四)檢驗和修改。
(五)修改現行的或者制定新的市政法規,並對各種建築物重新檢驗。
(六)恢復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有一個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

二、重建規劃分區與策略分區(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2009:74—75)
(一)重建規劃分區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於2009年9月6日,向「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第3次委員會議提報並通過的「區域重建綱要計畫」指出,為利重建工作之規劃作業,針對災區所在鄉鎮市區範圍,依損害範圍集中、災害規模較大、重建項目多元、災害性質相同、流域及縣市區分等原則,共劃定15處重建滬分區,作為部門及地區重建計畫規劃之分析範圍,並區分為山崩及土石流、洪泛及淹水、地層下陷及海水倒灌等三種災害類型。

(二)策略分區
  從生態資源保育、景觀資源保育、水土資源保育及災害潛勢四大面向 ,就現有相關法規規定及相關機關規劃研究結果,提出環境敏感適宜性分析架構及禁止發展、限制發展及其他等三類型策略分區之重建原則與策略 。

1、第一類策略分區:係指已依法劃定之禁止發展地區及本次風災後經勘查,並依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公告之危險地區。
重建原則:本區原則禁止開發,並應強化環境保育及生態防護。惟相關法令容許及公共設施、公用設備、國防設施及生態保育設施經環境評估無安全之虞者,不在此限。

2、第二類策略分區:係指依現行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法令或行政院核定之計畫、方案限制發展之地區。並依發生災害潛勢分為A、B區。

(1)A區:指限制發展之地區中,屬山崩高、中潛感地區、土石流高、中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嚴重地層下陷地區(低於海平面地區)、低位河階地、河岸侵蝕等易發生災害地區。

重建原則:本區應降低土地使用強度,原則禁止新的開發行為,並依發展總量負成長的目標進行管理。

(2)B區:非前述之限制發展地區。

重建原則:本區在不違反土地使用管制規定前提下,可維持原有使用,並進行重建;但新開發行為均需辦理環境安全評估,如有安全之虞者,不予許可開發。
3、第三類策略分區:係指非屬第一、二類之其他地區。

重建原則:依現行法令規定辦理重建。

伍、台灣永續發展應有的策略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台灣當前永續政策的推動應從下列兩個面向進行改革:

一、政治面
  政治變革除了形而下的職能與組織再造之外,核心價值在於形而上的治理觀念。

(一)形而上—強化全觀型治理
  全觀型治理的概念最初由派瑞˙希克斯(6 Perri)所提出,希克斯的主要關注問題在於:政府機關組織的功能碎裂化(fragmentation),他認為這種設計不僅導致成本提升、眼光短淺、重治療輕預防、欠缺協調、課責無法落實等弊病,也是政府何以歷經種種的改革努力後,依然無法解決跨越功能邊界此重大問題之主要原因(6 Perri,1997:16、26;彭錦鵬,2005:64)。全觀型治理的概念與傳統官僚及新公共管理典範最大不同點在於:把重心擺在解決人民的問題,而非政府問題,並以政府的整合運作為其實踐方針,參表一。

表一 公共行政三種典範的比較

 

傳統管理體制

新公共管理

全觀型治理

時期

1980 年代以前

1980 年 —2000 年

2000 年後

管理理念

公部門型態管理

私部門型態管理

公私合夥 / 中央地方結合

運作原則

政府採功能性分工

政府功能部分整合

政府整合型運作

組織型態

層級節制

直接專業管理

網絡式服務

核心關懷

依法行政

作業標準與績效指標

解決人民生活的問題

成果驗證

注重輸入

產出控制

注重結果

權力運作

集中權力

單位分權

擴大授權

財務運用

公務預算

競爭

整合型預算

文官的規範

法律規範

紀律與節約

公務倫理與價值

運作資源

大量運用人力

大量運用資訊科技

線上治理

政府服務項目

政府提供各種服務

強化中央政府掌舵能力

政策整合解決人民生活事件

時代特性

政府運作的逐步摸索改進

政府引入競爭機制

政府制度與人民需求、科技、資源的高度整合

資料來源:彭錦鵬( 2005 : 75 )。

  政府的全觀型治理包含三個面向(參見 圖一 ):其一為治理階層的整合,乃將地方、國家、區域及全球等多層次治理體制的組織結構、法律規範及運作程序,予以有效整合;其二為政府內部機關整合,促進機關之間主動協調與密切合作,以改善甚至突破傳統行政組織的功能分部化結構;其三為公私部門的整合,透過法律制度、文官體制與行政程序的調整與彈性化,藉以符合不同形式夥伴關係之所需,使公私部門的協力合作能夠順利推行(彭錦鵬, 2005 : 76—77 )。

圖一 全觀型治理的三個整合面向

資料來源:6 Perri, et al(2002:29)。

   八八風災臺東迄今仍有災民住在帳篷,縣府「已移交」的永久屋竟然沒有水、電,且未舖設地板,這實與馬總統「苦民所苦」背道而馳。事實上,決策者必須由傳統由上往下(Top-down)反應式轉變為預應式(Proactive)、參與式、證據基礎而且使用透明的方法支援決策過程,有效使用SPI工具不僅可擷取決策所需且很難取得的策略情資,同時可作為社會經濟的動員工具,以提升社會大眾對政策的體認,並創造想望解答的共識(Clar, et al.,2008)。

(二)形而下—政府體制變革
  政府再造就是「對公共體制和公共組織進行根本性的轉型,以大幅提高組織效能、效率、適應性以及創新的能力,並通過變革組織目標、組織激勵、責任機制、權力結構以及組織文化等來完成這種轉型過程」(David Osborne、Peter Plastrik著,譚功榮、劉霞譯,2002:3)。為因應複雜、動態、多元的環境,須從「強勢國家單獨治理模式」轉變為「國家社會共同治理模式」,強調社會政治體系的管理需求(governing needs)功能、重視政府本身的治理能力(governing capacity)、政府部門已經無法成為唯一的治理者,必須與民眾、私人部門共同治理(cogovernance)、共同管理(comanagement)、共同生產(coproduction)與共同配置(coallocation)。因此,公部門、私部門與公民三者所構成的關係(public-private-citizen)已經成為當代重要的治理模式(林博文,2001:27)。

   此外,決策者需要系統性與持續性的學習過程,來獲取其政策選擇的知識與經驗,由於公眾要求決策品質提升與決策過程公開透明,結合研究成果與專業意見有助於大幅降低決策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因此,以實證為基礎的決策模式(Evidence-Based Policy),已取代過去經驗式的政策選擇(羅於陵,2008)。

二、法律面
  推動台灣永續發展政策法制化,並應突破橫向溝通的屏障,確實檢討過去曾實施過的發展措施,參考其他國家城市的發展情形,廣納學者專家的經驗,立法原則應考量下列措施:

(一) 建立符合地方特色與城鄉資源永續利用的都市設計準則(從通風、
採光、環境特色、生物多樣性等觀點)。
(二) 討城鄉人口發展與土地混合使用對交通運輸衝擊的關係(利用土地
使用的重新檢討安排,誘導民眾少用汽機車)。
(三) 評估目前社區營造對各城鄉自我管理的影響程度與檢討綠色運輸
對永續城鄉發展實際效用。
(四)提高永續發展指標系統的適用性(蔡德一,2009:113)。

陸、結語

  行政院雖在1997年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家永續發展會議至2007年8月23日召開第22次會議後,即未曾召開,永續發展指標版本則為2008年 ,政黨二次輪替後,政府將施政重心放在經濟與福利議題,永續發展政策推動較未獲青睞。事實上,永續發展似乎一直是政府與民間掛在嘴邊的口號,而實際上各地方已建立的永續發展指標,只是作為比較之用,當一個地方的指標綜合表現優於其他地方時,難道該地方就能夠過著自給自足與自我管理的永續生活嗎?(蔡德一,2009:112)
歐利佛—史密斯和霍夫曼在《災禍與文化》專著中從人類學和生態學的角度來分析災害與人類的關係,指出:災害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災難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兩個條件相互作用:人類和生態環境中潛在的具有摧毀性的因素。這兩個條件存在本身不一定會導致災害,而取決於它們存在的地理環境、人類社會政治組織的運作方式、社會生產以及分配方式;因此,對付自然災害,應該從人類行為著手,最大程度上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改造 。吳敦義院長雖有體恤庶民的同理心和施政作為,但若未能從政治面與法律面著手變革,恐難根本解決政府職能碎裂化、官僚形式主義掛帥、行政效率等積弊,也難以解決當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8年永續發展指標現況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以國土保育為先之「區域重
建綱要計畫」》,臺灣經濟論衡第7卷第10期,2009年10月,頁72—75。
吳量福:《美國地方政府管理中的應急系統及其運作》,政治學研究,2004年第1期。
林博文:《知識經濟與服務型政府》,台北:研習論壇月刊第8期,2001年
8月。
彭錦鵬:《全觀型治理:理論與制度化策略》,政治科學論叢第23期,2005
年,頁61—100。
蔡德一:《經歷八八水災後》,經濟前瞻第126期,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社,
2009年11月5日,頁106—113。
David Osborne、Peter Plastrik著,譚功榮、劉霞譯:《摒棄官僚制:政
府再造的五項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2次印刷。
羅於陵:《我國政府科技治理機制之課題與發展方向》,研考雙月刊32(4),
頁104—113。

二、英文文獻
Sautter, B.,& Clar, G.(2008).Strategic capacity building in clusters to enhance future-oriented open innovation processes. Retrieved March 11,2009,fromhttp://www.foresight-network.eu/index.php?option=com_docman&task=doc_details&gid=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