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是地球永續的希望,我們都做得到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義工 許綉青

  幾年前,當我察覺家中每幾天就丟棄一大堆的塑膠袋時,心裡想,那全台灣一天丟棄的塑膠袋等難以自然分解的廢棄物不就很可觀,一個小小的台灣島,會不會有一天大家都與垃圾為鄰,於是我開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也避免購買不需要的物品。

地球是萬物之母,需要尊重與愛護

  我經常到一家種植網室蔬菜的老闆那兒買菜,老闆很用心將每種菜的品名、營養份、來源、是否為有機農產都標示的很清楚,好幾次我聽到顧客問他:「老闆,這菜是有機的嗎?」老闆總是誠實的回答:「不是,只是使用比較少的農藥。」可能是老闆誠實吧!他的生意特別好,排隊結帳時總會碰到一些熟面孔。當我開始自備袋子去買菜時,每一次老闆總是很大聲又真誠的對我說:「感謝你的環保。」那時極少看到有人自備袋子來買菜,自己也覺得有點特立獨行,可是我知道我在做一件有愛心的事,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地球。漸漸的,我比較常看見有人自備袋子來買菜,面對大排長龍的顧客,老闆也會跟我多聊上幾句:「你知道嗎,蜜蜂都不見了,我的瓜類都很不容易種出來。」在與老闆短暫的互動中,我想也漸漸影響排隊等候結帳的人,現在發現自備袋子來買菜的人變多了,除了「感謝你的環保」,最近老闆總會多一句「小姐,你一定會有福報的。」每個人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人,透過行動與一句感謝的話,也會鼓勵其他的人,一點點的愛心也會匯集成一股力量;一點點的小改變,環境就會有喘息的機會,這需要大家一起付出行動。

  當太多有毒的物質累積在身體中,達到身體無法負荷的程度時,人會生病,會發燒,身體會有劇烈的反應。看看這幾年大自然反撲的力量之大,猶如一個生病的人,她在痛、在哀嚎、在抗拒,她讓我們聽到她的聲音,感受到她的生命,她孕育萬物,也默默承受人類自私自利的作為,一直到她忍受的極限,如同人類共同的母親,依存於她,卻被理所當然的習慣忽視,是大家需要覺醒的時候了,尊重與愛護我們唯一的地球,給自己與子孫們留一個生存的機會。

改變消費的習慣與生產的模式,回歸純樸快樂的生活

  有一次家裡的時鐘壞掉了,用了近10年的鐘,正猶豫要去修,還是買個新的,先拿去給鄰近的鐘表行老闆看看再做決定,老闆檢查後說:「你這鐘很好啊!只要換個小零件又可以用很久,「修修就好了」,老闆幫我做了決定,我也很開心的省下一些錢,他沒有向我推銷他店裡掛著的琳郎滿目的新鐘,反而跟我說:「現在的東西都越做品質越差,鐘也是,你這個以前買的還比較好。」

  在目前物質環境富裕的社會中,消費者買東西很隨性,丟東西也不手軟;曾經聽一位企業主說:「產品若像某某電鍋一樣,用十幾二十年都不壞,那個公司肯定會倒。」可見生產模式與消費者的行為都在改變。於是工廠不斷製造更多的東西銷售,有限的地球資源被耗用更多,造成環境負擔的垃圾也更多。

  以前我也常收到一些不實用的贈品,但最後不是用沒多久就損壞丟棄;就是製造成分安全性標示不清,因為怕影響身體健康,不敢使用而丟棄,這些都是資源的浪費與環境的負擔,我們可以選擇拒絕這些用不到的贈品或劣質的產品。

  經濟的目的並非盲目的經濟成長,而是透過資源的管理分配,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但在政府帶頭「拼經濟」的口號下,追求經濟成長的數字卻變為政策最終的目標,沒有做到資源的管理分配,更沒有考慮到長程的環境保護,所以人民幸福的感覺沒有提升。

  賺更多的錢不是希望過更幸福快樂的生活嗎?可是根據英國New Economic Foundation 2009年全球快樂指數的調查,名列前茅的都是非富裕國家,這個調查是針對國民的壽命、開心程度、生活滿意度與環境問題為重點,調查中發現高消費卻不重視環保的高碳國家的快樂指數越低,可見環境是影響人們是否快樂的重要因素。而台灣孩子的快樂指數也在下降,除了課業壓力,父母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頃聽她們的心聲,是造成不快樂的主因。經濟越不發達的國家,人們的快樂指數越高。人們是否應該從新思索,回歸過去純樸的生活,節制消費就會減少製造,減少製造就會減少汙染,人們減少投入工作的時間,找回心靈的富足與快樂。

「心」的改變是救世界的關鍵

  有一次念小學的女兒問我「你喜歡當原住民嗎?」我猶豫了一下說﹕「我可能會不習慣」我反問:「那你喜歡嗎?」:她說;「喜歡啊,我覺得他們很好耶,每天都跟大自然住在一起,而且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我們都習慣了都市文明的生活,

  住在高樓大廈的水泥屋,忙碌於生活與工作中,好像跟大自然隔離了,忘了我們每天都跟它生活在一起,跟它氣息相連。人們破壞大自然去建設文明,然後再花大筆的錢坐車、坐飛機,路途遙遠的去渡假,享受短暫的大自然。相較之下原住民真的是比我們總明多了、幸運多了,天天都跟大自然住在一起。

  印地安人居住在美洲大陸幾千年,卻不曾想過他們擁有神聖的土地與清香的空氣,在「西雅圖酋長的宣言」中,我看到原住民對天地的敬畏與謙卑,萬物皆手足的廣大胸懷。文明人的我們幾乎已喪失了那樣的「天心」,我們應該從新思索我們不斷追求文明與經濟的意義為何? 甚麼才是對自己對人類真正有幫助的? 改變我們的習慣很簡單,多一點用心就做得到;改變我們的觀念也不難,靠你我的「好」多與人分享;也從基礎教育著手,加強孩子的品格教育與人文關懷,不要再培養只會讀書與考試的怪獸。

  不勝枚舉的社會問題、環境問題、政治問題……導因於品格教育的不受重視,與缺乏人文關懷的培養, 家庭、學校與社會都要負相當的責任,從小就灌輸小孩競爭的觀念,造成今日的孩子在品格上的缺陷,造就目前很多高學歷卻沒有愛心的人。現在孩子讀書的目的不在學會做人處事、造服社會,而是在出社會後可以賺取很多的錢、然後爬上更高的社會地位,再賺取更多的錢。普遍都是只追求利益缺乏道德良知與愛心的人,這個世界才會變成今日如此的地步。地球發出怒吼,猶如慈母懲罰不孝子,在忍無可忍之下也會大義滅親,這是你我必須共同承擔的後果。從「心」改變才是拯救環境的重要關鍵。

  近年越來越頻繁的天災其實都是人禍造成,只做好個人本分似乎已經來不及救世界了,我們必須快速的讓別人也一起變好,此次”全球論筆”的活動很有意義,這就是在創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大家提出好心得、好建言,讓社會有所省思與改進,也在激發人心善良的一面,透過網路,一人可以影響多人。現在的時局緊迫,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快速的改變才有機會拯救奄奄一息的地球。走大道是需要智者的引領,而創造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感謝大會主席洪道子博士對社會的付出與用心,這是世人的福氣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