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自我急救知能,人人皆可參與緊急醫療救護系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 張天民

壹、前言

  Colling(1990)指出意外事故(Accident)之定義,即沒有任何計畫的及未受控制的事變,係由人為地、情境地或環境地認知,亦或這些認知之綜合所引起,進而阻礙工作之行進,造成所害或非預期之事故;楊朝祥指出指出意外事故發生之結果可能無害,亦可能傷害及於人體或器材(楊朝祥,1984),若發生諸如此類之意外事故時,應立即對傷患進行急救處置,不但可維持傷患的生命,減輕傷患的痛苦,使傷患得到進一步的醫療,而減少死亡與傷殘程度(中華民國紅十字會,2001a,2001b)。

  具備急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無價的,可以在緊急事故發生後對個體提供關心、維持生命和使傷害減到最低(Nedaa, 2006)。意外事故處理首重時效,每猶豫一分鐘患者將減少生存機會的10%(Anonymous, 2007; Frost, 2007),Atkins(1996)及Smith(1994)等學者皆認為身處在意外事故居高不下的時代中,每個人皆應該具備急救方面的知識與技術。

貳、緊急醫療救護系統

  急醫療救護系統(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係指傷(病)患在未到達醫院前,向醫療、衛生單位或119消防機關請求現場急救處置,救護車送醫途中之到院前救護(Prehospital Care),以及到院後之及診醫療服務(溫逸菁,2005)。依據<緊急醫療救護法>第一章第3條之定義,EMS之工作內涵係包括(1)緊急傷病或大量傷病患之現場緊急救護及醫療處理;(2)送醫途中之緊急救護;(3)重大傷病患或離島、偏遠地區難以診治之傷病患之轉診;(4)醫療機構之緊急救護;亦有學者指出EMS的目的,在於減少因為急重症造成的死亡與失能,同時保全病患的福祉(馬惠明、柯昭穎、熊光華、江文莒、李佩蓉、廬美伃,2005;馬惠明、熊光華、柯昭穎、江文莒、江玉嬌、陳奕婷,2006)。

   Spaite、Valenzuela、Meislin、Criss與Hinsberg (1993)指出救護車出勤之流程如圖1所示,並區分為六個時段:


(1)準備時間(Preparation time)︰消防隊受理到出勤之時間差。
(2)反應時間(Response time)︰救護車出勤至抵達現場之時間差。
(3)處理時間(Processing time)︰救護車抵達現場至離開現場之時間差,其中包含評估現場、接近病患、病患評估、現場處置及運送上車等步驟。
(4)運送時間(Transport time)︰離開現場到急救醫院之時間差。
(5)照護時間(Care time)︰到達醫院至離開醫院之時間差,此時將病患的救護工作轉交給醫院護理人員。
(6)離開時間(Departure time)︰離開醫院至返隊待命之時間差。

   針對「反應時間」此部分,有學者就都會區及鄉鎮之救護反應時間做比較,陳自立、胡勝川、李建賢、蔡哲宏、陸文發、關少雄(1995)指出在都會區由於交通較便利,加上消防分隊較密集,故從救護車出勤至抵達現場之時間差平均約為4.62~4.9分鐘,就鄉鎮地區部分而言,胡勝川、嚴鴻章、高偉峰(2002)指出救護車從出勤至抵達現場之時間差平均約為5.3±5.5分鐘,平均花費時間又比都會區多一些,但此階段時間有時會因不可避免的因素而被延長(如交通塞車、道路難行、報案陳述地點不明、前一趟任務出勤中尚未返隊等),進而因此延誤急救的黃金時間。關於此部分,龔旭陽等提出應有效提昇救護車調派流程設計效率,使救護車能在最短時間抵達事故現場(龔旭陽、劉佳妮、許啟裕、林美賢,2006),另外就是在救護車抵達前已經有受過急救訓練的人在現場進行救護工作,以提昇EMS的救護效率(McCormack, Damon, & Eisenberg, 1989; Harlan, Harlan, & Parsons, 1990)。

參、意外現場的可行作為

   Cummins(1991)及Diehl(1992)指出儘管醫學技術日新月異,大多數在醫院外發生心臟循環停止的病人死亡率仍然偏高(引自紀志賢、吳豐光,2000),蘇喜、石崇良、陳麗華(2001)指出若能在創傷發生後,僅早予以急救及適當的處置,則可挽救大部分因創傷而死亡的病患,另學者Eisenberg與Safer之研究提出較精確之數據,指出美國每年至少有30萬人經歷突發的心跳停止,其中有30%案例是由目擊者及時給予心肺復甦術,並加上完備的緊急醫療系統,使病患救活率提高到15%(Eisenberg & Safer, 1999)。Becke、Ostrander、Kondos(1991)及Eisenberg、Horwood、Cummins、Reynolds-Haertle、Hearne (1990)等研究皆指出,在緊急醫療救護系統完善的地區,病人出院存活率僅有15%-20%,而在貧民區或鄉村之存活率則低於5%,歸咎其原由係因為救護單位抵達現場時間較慢而延誤治療。綜合上述文獻,我們可以知道緊急醫療體系中,到院前救護系統佔了相當重要的部分,不同的救護資源與救護配置模式將影響到病患之病情的後續發展(蘇喜、石崇良、陳麗華,2000),許多國外學者亦指出良好的到院前救護可以減少病人的死亡率(Bruce, 2000; Nicohol, Laupacis, O’Rourke, Anis, Bolley, & Detsky, 1996; Valenzuela, Criss, & Spaite, 1990),也再再顯示出一般民眾教育(Public Education)的重要性。

   周志中(2003)指出一般民眾教育主要在宣導EMS的工作內容及教導民眾如何配合EMS的救護工作,並包含意外傷害預防和急救,特別強調目擊者或路人的現場緊急救護常識的傳授和宣導。對於一般民眾較常見的急救推廣單位,除了醫院之外,應當屬紅十字會及行政院衛生署指定之急救教育機構,且二單位分別開設急救課程與考照認證的服務,不論是「急救員」課程或「BLS」課程皆適合民眾學習,以下將二單位所開設之急救課程作一對照表如表1所示。

  從表1的課程內容對照分析,雖然課程名稱不盡相同,但其講授內涵大同小異,皆可涵蓋一般常見之意外處理情形,故學員若能完整的參加課程訓練,理應具備基礎之急救知能。且依據<醫師法>第四章第28條指出,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擅自執行醫療業務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但臨時施行急救之情況,不罰(全國法規資料庫,無日期),據此,只要是受過急救訓練的一般民眾一樣可以參與到院前(Prehospital Phase)的緊急救護工作。

肆、結語

  為有效貫徹緊急醫療救護系統的工作,光靠醫院內的急救團隊是不夠的,在事故發生現場及送醫過程中,亦需有人不斷進行急救工作,急診室工作人員固然是EMS的基本成員,但EMS更應包括現場民眾及119救護工作者(胡勝川,2006;黃崇墉,1998;龔旭陽、劉佳妮、許啟裕、林美賢,2006;Clawson & Dernocoeur, 1988),而此論點也被近年內之研究證實,李建賢(2001)及陳石池、林郁芳(2000)皆認為若在事故現場與送醫途中能不斷地對患者施予適當之急救處置,將有20%~35%的傷患可以避免死亡。林志信(2003)亦指出我國過去的醫療投資大都著重於醫院,即到院後之醫療服務,對於之前的緊急救護未能同步發展,使不少傷病患失去現場第一時間的救治機會,實為可惜。

   綜合以上文獻,筆者認為廣義地將EMS成員僅侷限於急診救護人員及救護技術員二類實過於薄弱,EMS係<緊急醫療救護法>之體現,其目標亦以提昇緊急醫療救護品質、確保緊急傷病患之生命及健康為宗旨,理應將曾受過急救訓練之一般民眾一併納入該系統之列。

伍、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2001a)。心肺復甦術。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2001b)。急救理論與技術。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全球資訊網(無日期)。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急救員訓練辦法。2010年05月02日,取自http://www.redcross.org.tw/RedCross/page/pagetypeA1.jsp?
groupid=106&no=40&pageno=376&typeno=2&content=1
全國法規資料庫(無日期)。醫師法。2010年05月02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L0020001。
行政院衛生署指定之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無日期)。基本救命術(BLS)。2010年05月02日,取自http://www.cpr.org.tw/a3_3.htm。
李建賢(2001)。急救手冊。臺中市:全民圖書。
周志中(2003)。該急救!怎麼辦?:CPR(心肺復甦術)實用圖解。臺北市︰力大。
林志信(2003)。我國現行緊急救護成效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紀志賢、吳豐光(2000)。應用形態學與動作分析於ACD-CPR裝置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型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314-B-006-119-M08)。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急診學科。
胡勝川(2006)。實用到院前緊急救護(第三版)。臺北市:金名圖書。
胡勝川、嚴鴻章、高偉峰(2002)。花蓮區緊急醫療救護之特徵及品質保證方法。慈濟醫學期刊,14(1),27-33。
馬惠明、柯昭穎、熊光華、江文莒、李佩蓉、廬美伃(2005)。緊急救護「系統最佳化」措施以及「心肺復甦/電擊相對次序」對於華人社區心跳停止病患救護與預後的整體研究(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型研究計畫期中進度報告(NSC 94-2314-B-002-23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馬惠明、熊光華、柯昭穎、江文莒、江玉嬌、陳奕婷(2006)。緊急救護「系統最佳化」措施以及「心肺復甦/電擊相對次序」對於華人社區心跳停止病患救護與預後的整體研究(2/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型研究計畫期中進度報告(NSC 95-2314-B-002-055)。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
陳石池、林郁芳(2000)。創傷急診醫學。臺灣醫學,4(2),143-149。
陳自立、胡勝川、李建賢、蔡哲宏、陸文發、關少雄(1995)。由急救技術員所面臨的問題探討緊急醫療救護系統需突破之處:宜蘭經驗。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雜誌,6(1),7-12。
黃崇墉(1998)。公共衛生行政學:急救醫療系統與功能。新竹市:國興。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臺北市:三民。
溫逸菁(2005)。我國消防機關緊急救護資源運用效率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蘇喜、石崇良、陳麗華(2000)。運用模擬技術建立緊急救護模式及效益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型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314-B-002-38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蘇喜、石崇良、陳麗華(2001)。創傷病患之到院前緊急救護模式及成本效益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型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314-B-002-38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饒孝先(2005)。建立以行動裝置為使用平臺之緊急救護資訊系統-以東部某縣市EMT人員為研究對象。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龔旭陽、劉佳妮、許啟裕、林美賢(2006)。環境認知式行動緊急救護系統架構設計與應用探討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3(1),73-107。
Anonymous (2007). Most People Do Not Push Hard Enough During CPR. Safety Compliance Letter, 2479, 12-13.
Atkins, A. (1996). Are you risking child’s lives? Women’s Day, 50(10), 46-49.
Becker, L. B., Ostrander, M. B., & Kondos, G. T. (1991). Outcome of CPR in a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where are the survivors? Ann Emergency Med, 20, 355-361.
Bruce, D. J. (2000).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 Rural/Urban First-responder Defibrillation Program.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4(1), 43-47.
Clawson, J., & Dernocoeur, K. (1988). Principles of Emergency Medical Dispatch. Brady/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Colling, D. A. (1990). Industrial Safety Management & Technology. Prentice-Hall, Inc.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07632.
Eisenberg, M. S., Horwood, B. T., Cummins, R.O., Reynolds-Haertle, R., & Hearne, T. R. (1990). Cardiac arrest and resuscitation: a tale of 29 cities. Ann Emergency Med, 19, 179-186.
Eisenberg, P., & Safer, P. (1999). Life supporting first aids training of the public-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Resuscitation, 41, 3-18.
Frost, P. (2007, October 20). Bluffton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 how to become real lifesavers.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ProQuest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1368889801)
Harlan, L. C. Harlan, W. R., & Parsons, P. E. (1990). The economic impact of injuries: A major source of medical cost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0(4), 453-459.
McCormack, A. P., Damon, S. K., & Eisenberg, M. S. (1989). Disagreeabl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bystander CPR.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18, 283-285.
Nedaa, A. (2006). A field study of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Kuwait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0(4), 916-926.
Nicohol, G., Laupacis, A., O’Rourke, K., Anis, A., Bolley, H., & Detsky, A. S. (1996).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Potential Improvements to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for Victim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27(6), 711-720.
Smith, B. J. (1994). Is It Safe? Injury Prevention for Young Children.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Other Care Providers of Children to Age 10.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6 262)
Spaite, D. W., Valenzuela, T. D., Meislin, H. W., Criss, E. A., Hinsberg, P. (1993). Prospective Validation of a New Model for Evaluating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s by In-Field Observation of Specific Time Intervals in Prehospital Care.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22(4), 638-645.
Valenzuela, T. D., Criss, E. A., & Spaite, D. (1990).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Paramedic 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s in the Treatment of Pre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Arrest.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19(12), 1407-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