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與地球共存

澳洲龍蝦世界董事長 張守煌

  澳洲是依個極度重視人權與生命的國家,任何天災與人禍,只要涉及人與動物的生命安全,有關單位都會在第一時間做出各種搶救工作。廿年的移民生涯,使我深深體驗到在澳洲做為一個「人」享有的尊嚴與自由,以及與大地共處的樂趣。

    廿年前初來雪梨,每到下午四點,兩個讀小學的女兒會高高興興地拿著吐司麵包去餵飼早已在陽台等候他們的幾隻鸚鵡。今天同樣的光景依然會發生在來澳旅遊的觀光客身上,無論在雪梨市場用餐,或是在海邊、在公園野餐,總會有一群群目中無人的長嘴鳥或是海鷗,有恃無恐地圍繞在旅客身邊,隨時準備伺機偷襲旅客手中的食物。想想這些動物也太目無法紀了,反倒是我們需要受到保護吧!其實這就是澳洲政府重視與大地共處的寫照。

    筆者在澳洲從事活龍蝦(台灣俗稱的〝粗皮〞)外銷生意,稍知ㄧ些漁業單位保護龍蝦生態的措施,諸如:(一)每年依龍蝦族群大小定出該年份的捕獲量;(二)龍蝦在繁殖與換殼季節嚴令禁捕;(三)龍蝦太小不准捕,依頭殼長度公蝦需超過11公分、母蝦需超過10.5公分,否則即屬違法;(四)漁民與廠商以及廠商與廠商間,無論內銷或外銷必須填報龍蝦轉移三聯單給有關單位,以備隨時無預警的查核用;若有違規被查屬實者,輕者罰款,重者被起訴,甚而傾家蕩產者亦時有所聞。

    記得在1995年至1999年間,廠商每出口一公噸的龍蝦需繳澳幣13元給漁業局委託的一個特別計畫研究單位,以檢測全澳洲海域水質的汙染狀況;包括農藥、化學物、重金屬、以及細菌等等的汙染,用以確保澳洲海域捕獲的魚類是沒有受到汙染,是適合人類使用的安全食物。這種尊重生命與永續經營自然資源的措施,才使得澳洲外銷的產品受到普世的信賴與青睞。

    可是走筆至此,對這幾年因為大氣暖化所造成恆溫帶的南北移動,以致於稻米結穗出問題;蜜蜂莫名奇妙地消失;以及南澳與塔斯馬尼亞龍蝦減產等現象,讓我們不得不慎重來思考如何與大地共處,如何為子孫留下一個乾淨的地球。

    圓桌教育教導我們不要追求物質的享受,每日想想什麼才是我需要的,什麼又是我不需要的,一件一件的列出清單;原來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是那麼的多!朋友,當我們體認並做到「不需要」的東西越多的時候,也許就是人類真正與大地和平共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