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只是溝通,而非分隔的工具

自由業 陳美君

  我的成長背景,是典型的本省人家庭,老家在雲林鄉下,家族中的長輩,平常的用語是閩南語。爸媽年輕時,因為工作關係,移居到高雄,所以我是在高雄長大的城市小孩,但不知怎麼回事,卻長成了講話帶有外省口音、不太會說閩南語的本省女生。

  離開高雄有十來年了,這些年,回去的次數屈指可數。個人印象裡,高雄,是個使用閩南語比國語還要多一點的地方,也是個帶有族群意識色彩的南國城市。

  很久以前,兒時的記憶裡,高雄文化中心附近有一條專賣麵食,如蔥油餅、小米粥、包子等,我們暱稱為饅頭街的短短小街。因為喜歡麵點,所以我和妹妹常會在假日時,央求爸媽帶我們去買點吃食回來解饞。只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多數店家的老闆,由原本的外省老伯伯,世代交替成帶有閩南口音的年輕頭家。

  好幾年前,某一次回高雄,忽然想起令人懷念的老味道,於是興沖沖地跑去,想買些麵點回味一下。也許是都市更新、大樓興建、經濟不景氣......等我不清楚的原因,原本熱鬧滾滾的小街,如今只剩下二、三家店尚在營業。

  我挑了家店,指著架上,告訴老闆我要哪些東西,也許是那天的腔調太過北京,讓老闆以為我是外來者,因此他用閩南語說,我聽不懂妳說的話。讓我訝異的,不是他的用語,而是那種不甚友善的態度,霎時我才真的明白,在這個地方,其實有些人還是帶有濃厚的省籍情節,這是我以前待著的時候,從未感受到的奇異氛圍。

  匆匆買完,急急離開,胃口已全失。

  這僅是我個人的感覺,但在當時,這樣的感覺很是強烈,不知道是我離開太久,還是反應過於遲鈍,以致於從來未曾察覺,頓時我覺得我不屬於這個地方,這個我成長了二十多年的地方。

  隔兩天,搭機返北。出了機場,搭上公車,聽著司機操著濃厚的外省腔與客人閒聊,我,鬆了口氣,因為我找到了不被排斥、熟悉的感覺。

  從那次之後,只要我回南部,一定把口音改成在地腔,只是,口音改了,心呢?我想,那次的經驗,對我造成不小的衝擊,可能也在心底印上了鮮明的痕跡,也許,高雄不再是故鄉,而是偶爾回家探親的異鄉了。

  對我而言,不論使用什麼語言,操持何種腔調,語言,只是用來溝通,而非劃分界線的工具。較常使用國語,原因很單純,因為這是多數人用來溝通,且較能清楚表情達意的共通語言。

  我個人以為,人與人的相處,貴在彼此的包容和相互尊重,即使溝通時夾雜不同區域的語言或不同世代的用語,只要用心交流,讓對方清楚理解想表達的東西,怎麼說都好。

  現在,走在路上或搭乘捷運時,常可以看到不同膚色、種族的新住民,以其母語或帶有特殊口音、腔調的中英文相互溝通。從早期以台、客語族群;外省族群;原住民為主,到現在愈來愈多的外籍人士進駐,甚至進而成為台灣媳婦、女婿,台灣的多元化及國際化,展現了我國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不論是原本就成長於此,或是後來移居,把台灣當成第二故鄉的新住民,因為這塊土地,彼此有了共同的連結。雖然只是個人小小的期望,但我希望,這塊土地上的住民,能夠彼此珍惜這樣得來不易的緣分,不要讓不同地域的口音、腔調、文化,造成了無謂的隔閡。因為,語言是用來溝通交流,而非分隔人心、劃分界線的工具。

  放開心胸,學習尊重、包容、接受個別性與差異性,我相信,世界會因此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