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子道德經「天之道」一文來反省國家應善盡的責任

宏翎有限公司/專案經理 林銘洲

  在「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中,李酉潭教授在:「尊重與節制-當代人權最需要的美德」一文中提到:「第二代與第三代人權其實強調的是「節制」,因為每當一個人多浪費一份資源,週遭或是後繼的人類就少一份資源可以使用,於是現在人類面對的永續發展的議題,使其不得不對只追求單純經濟效益的思維和行為進行深刻的反省。」。

  從人類對求生存的立即性與需要性的過程而言,在全球超極資本主義盛行風的推波助瀾下,台灣的貧富差距也日益拉大。 在台灣,窮人愈來愈多,更有許多貧窮工作人,終日辛苦打拚,也只能勉強溫飽﹔另一方面,富人卻愈來愈富有。 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在全球化經濟的風潮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已儼然成了無法避免的過程,不只在台灣,甚至全球都免不受此影響。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內容敘述「天之道與人之道」的差別。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如下:

 1 上天的道,不就像張弓射箭一樣嗎?高了向下壓,低了向上舉,拉過了鬆一鬆, 不足時拉一拉。

 2 上天的道,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人間的道卻不這樣,是損害不足的,加給有餘的。

 3 誰能以自己有餘而用來奉獻給天下呢?唯獨有道的人。

 4 所以,聖人做事不仗恃自己的能力,事成了也不視為自己的功勞,不讓人稱讚自己有才能。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句中,闡明了「人除了節制自己無限的慾望需求外,更必須將自己多出來的需求可以奉獻給不足的人」。前日的「陳樹菊」阿桑,獲《時代》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令人讚嘆之處不在她非凡的善舉,而是其簡單平凡的慷慨善行,她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而且她不願出名,似乎對整件事不以為意,甚至也可能帶點不耐煩的口氣說:「這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我又不是在參加什麼比賽,我沒有真的捐很多啦!」,正說明了此道理。阿桑之所以獲獎人尊崇的原因:在於遵循「天之道」。

  反觀現在的社會中瀰漫一股在奉行的「人之道」的風氣(損害原本就不足的,有餘的卻又再加上),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這個貧富不單指的是物質也是精神文明層面,儼然已經成為目前社會現象,更多的孩童付不出學校午餐費,更多的城鄉教育文化差距,更多的夫妻不願撫育下一代,更多的獨居老人無人照顧,更多的離婚比例屢創新高,更多的冤獄案件,更多的要求國家賠償案件,更多的公務人員貪腐問題,更多的幫派入侵校園問題,更多的校園霸凌事件,還有更多大自然的反撲力量,層出不窮,且目前大自然的反撲影響下已經是全球化問題了。(如冰島火山噴發事件影響國家層面或中國沙塵暴問題)

  所以我認為強者(有餘者),不論是一個國家實體或是個人,必須善盡世界公民的義務,把人民應享有的基本權力(如:自決權、發展權、和平權,以及對資源共享、健康、生態平衡、災害救濟等的權利)分給弱者(損有餘而補不足),以達到「人權平等」及「尊重人權」,同時現在,政府這強力政治體治所扮演的富者(強者,有餘者),也應善盡責任幫助人民享受到憲法所保障的「人民應免於恐懼自由」!從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暨台灣區世界公民總會聯合主辦「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高峰會現場 4 大主題發表人就「尊重、法律、稅務、環境」為世界公民的盼望發聲,呼籲各國政府、國際社會及每一位世界公民應重視「天賦人權」,為自己及後代子孫維護一個安全健康的生存環境。這一代人權產生的下一代人權之後,就消失或成為過時,各代之間是累積的而不是接續的。愛因斯坦說過:「我每天提醒自己一百遍,我的生活,不管內在或是外在,都是以他人(包括活著的和逝去的)的勞動為基礎。所以我必須盡力奉獻自己,希望能以同等的貢獻,來回報長久以來(現在仍是)從他們那裏所得到的。」,不要試圖去做一個成功的人,而是奉獻者。

  從「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社會不同意見」,「尊重國與國之間的文化想法差異」開始做起,放棄狹隘的自我意識,愛因斯坦說過:「只要我還能有所選擇,我就只想生活在這樣的國家裏,這個國家中所實行的是:公民、自由、寬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著人們有用言語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作為國家的政治體而言,更應以「天之道」奉為圭臬,規劃作法絕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天地間的自然之道,萬物循天理,天地人本一,總是遵循中庸平衡之理,物極必反,是最後的結果必將回到自己身上。對大自然環境的不尊重(濫墾濫伐,國土規劃錯誤),對物的不尊重(過度耗費能源),勢必後果必須由自己後代子孫來承擔,同樣當更多的夫妻不願撫育下一代,少子化的問題,勢必會禍延下一代,甚至好幾代。水資源的分配不均與濫用,所造成的沙漠化問題,環境問題,不單是自己國家承擔,還會危害到週邊國家。

  期政府機關的所有掌管負責公務機器的公務人員,必須以「天之道」的理念或想法去善盡及規劃資源分配責任,尊重不同的社會意見,開放心胸捐棄己見,不能以「人之道」來從事來帶領人民。那麼國家勢必走上無法彌補的社會及自然環境動盪不安。做到「人人有人權」並尊重,正是一切走向「天之道」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