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共生社會下思考語文教育之推展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摘 要
  新移民進入台灣社會,不僅必須面對新環境的挑戰,更必須克服生活、習俗及思想上的差異問題。然而種種的隔閡,不僅無法讓其適應,更可能因為傳統觀念的偏差,而弱化新移民在臺灣的社經地位,連帶也影響「新移民」教育「新臺灣之子」的效能。因此雙母語(bilingual)教育的推展及語言教育落實於文化架構,讓臺灣社會能呈現多樣性,配合語言教育課程的推動,結合新移民的外在力,再次活化臺灣的動能。同時因應多元化社會的需求,思考社會族群的互補架構。在各式各樣牽引機制下,衍生新的臺灣文化價值。讓臺灣社會因「新移民」的參與,在接納、認同的教與學過程中,探討融合共生的推展方向。
  關鍵字:新移民、第二國語言、多元文化、共生、雙母語

The Language of Thoughts Education Promotion in Multicultural coexisting society
Summary
As new immigrants move into the Taiwanese society, they not only have to face the challenges that accompany with a new environment, they also have to conquer the difficulties in life style, culture and ideologies. Such differences disable these new immigrant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furthermore,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raditional ideologi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such new immigrants faces the strong possibility to be weakened. Such weakened status also influences the education of 'new immigrants' or 'new children of Taiwan.' Therefore the promo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the finalization of language education within the cultural structure is needed to promote the diversity of Taiwanese society. This typ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promotion coupled with language education programs as well as the outer energy of new immigrants would be able to once again motivate the Taiwanese society. In the mean time,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thoughts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within the society and their supplement value must be considered.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leading structures, a new Taiwanese cultural value can be developed. So that the Taiwanese society can be benefited with the addition of "new immigrants" and through the education of acceptance and understanding, a new direction of coexistence can be developed.
Key words: new immigrants, second language,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 bilingual

壹、前言
  以往對於「語言教育」是藉由「讀、寫」之練習來傳承文化與語言為學習目的。然而以外國語或第二語言為生活主體之外籍配偶等非主流語言體系者而言,在溝通及表達方面容易造成學習上的困惑,自然影響其應對生活,造成相當程度的壓力。故處於多元文化社會之臺灣,如何有效建構完善的語言教育模式,讓「新移民」能真正融入現實的社會,具備基本應有的生活能力,將是未來教育主管機關首要思考的課題。本文擬在多元文化的社會背景中,藉由教育學習的過程來確立「新移民」的家庭教育機能,思考如何給予適當生活支援,積極探討相關教育機構及教育工作者所必須追求的教育內涵與價值。

  「新移民」在現實社會中,因環境落差及經濟資源不足,本已屬弱勢族群。進入臺灣社會後,更因語言、生活、習慣、風俗、文化、信仰等之差異,使其在適應上必須多費心力。加上其結婚對象在臺灣的社經地位本已偏低的衝擊,導致原先對婚姻的期待與嚮往在踏上臺灣土地之時便瞬間喪失。不僅需對新生活需作內在的調適,更必須面對外在經濟生計的挑戰。差異的生活已足以讓「新移民」難以因應,再加上語言表達上的障礙,所衍生的問題對臺灣未來社會的發展影響是必須審慎思考的課題。為因應「內政部應積極規劃辦理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語文訓練,輔導其融入我國生活環境。」的要求(立法院,1999),內政部乃特別頒布「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畫」(內政部,1999),同時要求各縣市積極配合。此外亦協調學校及民間團體參與,意圖在短期間內迅速輔導「新移民」,降低其因生活環境改變及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衝擊,並期待能有效融合且漸次適應臺灣的現實生活。1994年以來「新移民」有急遽增加的趨勢,外籍配偶約達39.9萬人(內政部戶政司,2007),已經直接改變臺灣住民結構。況且每年持續成長趨勢,其教育能力對「臺灣之子」學習素質必然會有所影響。加上一般外籍配偶進入的家庭,在臺灣社經地位多屬弱勢,在先天上較欠缺教育資源,故本質上已有學習的落差。倘若因父母教養能力或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導致基礎教育無法紮實,容易導致孩子因理解不足而陷入學業不振,進而走向中途輟學的學習困境。換言之,「新移民」的教育能力,不僅會影響其融入臺灣社會、文化習慣的進程,更攸關未來「臺灣之子」面臨學校教育時的適應能力。而這一切是取決於原生家庭的教育及「新移民」語言能力,尤其是教育學習過程,語言理解直接影響教育品質。若在語言表達上有障礙,則教育學習因溝通的落差,必然會產生事倍功半的結果。教育部有感問題之迫切,乃通函各縣市同意取得「臺灣地區居留證」、「中華民國護照」者,進入補習或進修學校就讀,取得正式學籍(歷),並自九十一學年度起實施(教育部,1992),正式將「新移民」之語文教育置於學校中。亦即教育主管機關對此一弱勢族群導入「補救式的教育課程」,意圖以強制的教學,來達到同化的目標。然而語文能力的培養過程,若無法配合文化的導入,則難以對症下藥,甚至容易造成學習上的抗拒。在因果循環下,學習者淪為應付,在喪失「自我意識」下的學習,是很容易衍生學習障礙,形成弱勢者的學習負擔。因此必須以「新移民」的觀點,在重視孩童母語的前提下,採取雙母語(bilingual)教育學習的模式應是值得思考、探究的課題。

  導入雙母語教育的學習活動,首先必須整合周邊環境來支援學校生活,且其施行的對象非僅限於「新移民」而已,更應擴大至其年少的學童,讓親子均能同時瞭解多語言、多文化環境的意涵,體驗臺灣社會的融合力量並適時的進入狀況。然而,當前對於「新移民」語言教育之支援,在母語教育方面幾乎完全未給予任何協助,基本均是以學習「華語」為主要課程,漠視原生母語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對「臺灣之子」而言,語言教育是其進入整體學習過程中最迫切的問題,尤其是參與學校生活及學習活動時,必須是藉由孩子「自我表現」來促進學習成長。因此在語言能力的培育上,除學校教師教授的「華語」學習外,更必須擴充讓母語的學習一起參入。如此才能讓「母語」以親職教育的形態指導學童學習,更能藉由教育學習讓母語得以留存,同時也給予學童有思考多元性學習的機會,進而期待形成「新臺灣文化」。面對未來的社會架構,在本土化思維中,同時具備國際觀是必然的趨勢,但是活化臺灣獨特的內涵價值畢竟是教育活動中最不可欠缺的學習機能。特別是文化融合是臺灣移民社會重要的資產與價值,如何維繫臺灣文化的精神所在是教育的責任也是留存下一世代的遺產。所以面對「新移民」作為鄰居、同僚、朋友或家族時,除應對其所處的環境、社會及文化狀況有基本的理解,也必須同時為承擔建構「新臺灣文化」的使命而貢獻身為人的一己之力,在「華語」社會中達到資質與能力的育成。換言之,「新移民」應擴大自國文化與語言,進而在異質文化的環境衝擊中,積極延伸開展不同領域及人才的活動力。

貳、異文化共生及多重語言的時代
  作為「非華語」語言學習族群的「新移民」,絕大多數是以外籍配偶的身份離鄉背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臺灣。此種類似交易行為的結婚過程,於本質上是非常容易讓婚姻內涵產生嚴重的價值偏差。況且類似婚姻的對象,本身在臺灣多數即已被歸屬為弱勢的族群。換言之,外籍配偶本身除必須承擔離鄉背井的思念壓力外,更可能要捨棄原先對婚姻的憧憬,踏實的面對自己未來的生活,並期待在短期間內適應新環境。雖然臺灣經濟繁榮的形象,依然讓東南亞及對岸中國樂於與臺灣人結婚,甚至對此一形態的婚姻心存期待「麻雀變鳳凰」,這也是導致「新移民」持續成長的主要因素。

  在國際結婚急增的趨勢下,臺灣新成立的家庭每七對有一組是外籍配偶所構成。由於這是近幾年來的社會現象,其所衍生學童教育等各種問題,也開始逐漸在檯面上顯現。而這種現像是政府,更是教育主管機構必須認真、迫切的思考因應的對策,特別是要以何種方式支援「新移民」養育「臺灣之子」,讓其能成為「新臺灣人」。其結合的目標除了增加相互文化的認同外,也必須兼顧在彼此融合的過程中讓新氣息能和諧無間的相容。換言之,在多元文化的生活環境中,除了培育多樣化的家族氣質外,也必須同時融合既存的原生文化,藉由重新組合形成另一共有、嶄新的「臺灣文化」風範與內涵。

一、多元文化的育兒模式
  親職教育之實踐,基本的傳統觀念幾乎是由母親承擔,在臺灣社會當然也是如此。然而由外籍配偶所構成的家庭若完全由母親負責,除因其本身「華語」能力的不足,對「新環境」事物及周遭問題的表達、理解均受到限制,在實際的溝通過程容易發生「雞同鴨講」的困難。處在「一知半解」境遇中,本身的學習已充滿困難中,若再要求以華語教養孩子,則很容易陷入混亂,在教育效果上也會有事倍功半的缺失。特別是從生活習慣、社會環境及思考邏輯等差異性的立場,「新移民」對孩子的教育目標在欠缺信心及容易衍生不安的狀況下,若要求其能落實教育學習的輔助功能,基本上是有實質的困難。加上父母雙方在文化傳統及教育素質的差異,衍生對孩子的教養有不同的價值認知與教育態度。甚至因錯誤的階級偏差,不僅會誤導孩子親情認知的概念,更因而歧視自己母親出身,導致教養過程增添無數的困難。在臺灣社會被視為外籍幫傭的弱勢母親,處於教育孩子的立場上幾乎沒有任何的主導權,再加上本身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讓新移民的家庭教育在先天條件上便已呈現質變的狀況。更由於大部分家庭在臺灣的社經地位多是屬於弱勢的位置,在後天的經濟支援上亦難有適切的彌補契機。亦即家庭教育在類似的環境,幾乎完全喪失基本運作的機能,導致教育孩子的責任最後必須完全由學校承擔。然而,就教育機能的分配,學校根本是無法擔負家庭教育的所有學程,所以對「新移民」施行語言教育不僅是當前迫切的課題,更必須思考讓新移民的語言表達如何有效的與孩子溝通,對「臺灣之子」未來的教育有適切的助益。就語言學習者的立場,我們除了必須賦予期待,並希望藉由學習的過程,理解其本質上已具備的優點,在溝通中建構完整認知的意識,以本土為出發原點擴展成寬闊的國際視野。在母國文化的基礎下,積極尋求臺灣文化的認同,進而融合成「臺灣新移民價值」。特別是在傳承的過程中,藉由可能的途徑賦予孩子多元的教育思維。因此對於經營母語以外的語言學習,非僅止於豐盛語言能力的培育而已,更必須是接納另一新文化的包容與傳承。換言之對於「新移民」,在其學習之餘,更應給予更多的關心與肯定,讓其能由實際的生活中衍生感同身受的認知。因此語言學習的課程內容,應思考擴增交流與溝通的機會,藉由文化的理解,形成共同生活的話題,進而建構共生社會的營運基礎。

二、「新移民」語言學習的課題
  對於「新移民」而言,就其語言學習背景可知: (1)「國語(包含臺語及華語)」等非其思考的語言、(2)欠缺「國語」成長及教育的過程、(3)未曾有「國語」學習的經歷。就其社會生活背景應可理解(4)前來臺灣的理由並非取決於其真正的自我意思、(5)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及學習活動等「國語」是其對外溝通必要的語言。上述幾乎是移民者共同的特徵,「廣泛使用目標語言的國家,必須因應使用目標語言生活者的真正需求」(Cook ,2001)。

  臺灣學齡期孩童,已接近三成是來自於由「新移民」組成的家庭,這樣的趨勢容易導致學齡前教育,於啟蒙教育便因語言溝通的障礙而產生「質」的落差。因此當前的教育目標,首要是應先克服因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所造成學習上的不公平、不利及差別的教育困惑,進而對「國語」以外的語言文化給予更積極的支持與支援。此外,在以教育政策目的為學習中心的思維體制,深入思考維持孩童母語教育之多元及多重文化的立場。於保持全體國民之「國語」能力,強化語言訓練之教育根本外,也必須同時探討如何在維護教育品質中,擴大母語(非華語或臺語)的學習機制。此外,為落實學齡教育的基礎,建構完善的「新移民」語言教育體制當然必須由最初始的父母親開展。在彼此不衝突、不抵制的要求前提下,此舉應也正是教育主管機關及教育工作者所必須承擔的責任與課題。

三、語言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要積極瞭解當前語言教育活動的實際狀態,首先必須觀察與探究語言教育的本質內涵,基本上是追求更廣泛、更充實的人際關係(水谷,1999a)。明確付予學習者具備應有的表達能力,進而培育開拓生活領域之信心(水谷,1999b)。然而若由狹義的語言教育觀點,當思考學習者需達到何種程度的能力之際?才是教育所期待的目標,教導者應該具備專業的配套概念及教學架構,讓學習程式能更明確化、更實際化。亦即以溝通為教學核心的據點,因應多元文化共生社會的實際需求,給予學習者適當的支援與呼應。然而類似的作為,非僅止於對語言教育的關心及具有敏銳的感覺而已,更應擴展至語言能力的實踐及提升,甚至啟發對異文化的學習與興趣。特別在豐盛國際感覺的思維中,建構更廣闊、更深遠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語言的學習應不單單是文法是否正確而已,更必須培育適切的運用能力,才是學習之重點(水谷,1999a)。明確付予學習者具備應有的表達能力,進而培育開拓領域之信心(水谷,1999b)。而現今臺灣的狀況,對「新移民」施行的語言教育是應以超越溝通能力作為學習之基準,進而發展為具備相互活動(inter action)之能力(包含溝通能力及社會文化能力)。讓「新移民」能真正表達心思本意,藉由溝通達到共存、共生的可能,同時也讓其理解臺灣的內涵與價值。所以擺脫文法教育之刻板化課程內容,以培育「社會文化」能力為課程基礎,學習「社會語言」能力。畢竟「新移民」終究要融入臺灣社會群體中,面對未來生長的地方有必要、也有義務深入瞭解。因此結合群體學習者,形成接觸型行動學習架構,讓溝通活動得以真正落實於生活環境中。總之語言教育,必須確切掌握人際關係及社會文化活動的脈絡,讓社會議題能順勢導入溝通的內容,同時藉由討論的過程來強化學習意志,而這也正是未來語言教育所必須致力發展的課題。「溝通能力」讓學習者運用訓練過程而更深入瞭解意涵,具備使用學習目的語言「國語」來解決異文化問題的能力。

四、國語社會的溝通
  由語言溝通所建構的社會文化關係,可讓生活者存續於具有歷史文化的社會環境。特別是以母語為學習基礎,所形成的語言思維架構,孕育共同認知的生活環境,結合人、事、物等生活基本元素,將先人努力經營的精神活動融合,歷經時間的磨合轉化成精神文化的根基,而這也是屬於自我的真正價值。臺灣歷經長期移民社會的變遷與融合,不僅凝聚共有的生活價值,也因而形成同質性的社會架構。在本土的意識下,若刻意降低與異民族、異質者接觸的機會,甚至利用外力干涉的手段加以區隔、歧視。則容易因為欠缺由異質者的角度或立場來觀察社會變化的機制,對異民族、異質者僅存由上而下的單向指示,如此將無法藉由文化多元性及語言多樣化的加值來擴充自我學習的視野,更遑論期望增添新生活的動力。事實上教導新移民「國語」是本持著國家利益,也是強化臺灣人論,更是生產「新臺灣文化」的場所。但是現行的教育模式,有關新移民「國語」學習的策略,雖然採取「理解及務必理解」的教育手段,卻往往忽略「建立人際關係」的教育理想。所以要讓學習者瞭解學習國語是提升其在臺灣社會地位唯一的路,雖然是一種同化程度的表現,但也是一種認同的開始。換言之,「國語」教育不能僅視為是單純的語文學習而已,應該是轉化的起點,是學習成為臺灣人努力的表徵,當然更是一種新的構造力之呈現。

參、教育實踐之目標
一、「新移民教育」之目標
  對於「新移民」施以語言教育,所要追求的教學方向為何?若就理念目標來探究此一課題的癥結,則與教學現場的實際教育狀況有密切關係。為瞭解其目標成效,在此特別引用教育工作者的現場經驗。其中施行補救教學之甲校A校長認為:

  當新移民轉移到新環境,內心是非常期待自己能被臺灣社會接納,進而自身也有支稱生活的動力。但要真正能適應臺灣的環境,以己力自立生活最少需要一年,而施予教育的目的,是讓作為學習者的新移民能加速建構及早日具備自我生活的能力。(2008.3.5電話訪問學校)

  此外「新移民」人數佔班級學生四成的同校B教師,運用各式各樣的輔助教材來活化教學課程內容,其認為:

  教導新移民之學習內容所使用之語彙及概念,是必須有特殊的技能架構。如此才能引發其學習的意欲,但是教學素材的選擇必須有共同的交集,亦即有共通的文化價值。(2008.3.5電話訪問)

  上述的共同點是如何建立教育學習的架構,而這也是其他教師必須努力思索的課題。換言之建立學習架構是落實教育工作者結合教育實踐的理念目標。
  二、「建立教學架構(scaffolding)」
  韓摩德及吉邦(Hammmond & Gibbons,2001:5)認為建立架構是:
  (一)、藉由教師的支援讓學習者能追求新的特殊技能、獲取概念與理解。
  (二)、不是告訴要作什麼,而是要思考如何學習。
  (三)、漸進的讓學生能達到自力作業的目標。
  此外,韓摩德等為讓建立架構的概念更明確,提出help(協助)與建立架構比較。協助是滿足當場的要求所給予的支援,而建立架構是學生接受支援場面,同時再賦予新的課題。換言之,協助其學習的知識、特殊技能於語言教學課程之外亦可應用。尤其韓摩德及吉邦更強調:
  (四)、具備自力作業的學習目標(temporary nature)
  (五)、協助學習者的能力與周圍生活步調一致。
  上述二點的重要性,引用一直擔任初來臺「新移民」之語言指導教師C的教學經驗,其深刻認為就語言學習成效面之指導目標而言,除應豎立「最低程度之國語能力」的基準外,同時也必須讓「新移民」能深刻體認以現有的程度是難以在臺灣的社會環境立足。
  面對適應一般的生活,必須抱持著勇往直前、隨時接受任何試煉與挑戰的自信與決心。(2008.4.15電話訪問)
  然而,面對短期大目標的指導挑戰,教師的教學意識是必須與學習者的能力及所處的狀況互相結合。配合語言教學活動漸進的推展,讓學習者建立自力作業的學習架構,並同時具備運用於現實生活環境的能力。
  巨視學習架構的建立是必須讓全課程的目標明確化,尤其是教材的選定、分配比例等均需與教學活動、課程內容的設計產生互動與互補的關係。反之微視架構,則指導時必須因應學習者的實際需求,滿足其學習的立即效應為最優先。也就是說,教師必須讓其授課內容落實所欲達成的目標上,讓教學課題能明確的顯現(Dansie,2001:50)。進而讓目標及課題達成之必要技能及知識得以明確,再依實際需要思考教材配置模式,形成教學活動設計之巨視規模架構。藉由巨視架構所規劃的語言及閱讀等教學課程之設計,其內容步驟:
  1、需先擬定學習主題或話題成為共有的知識及語彙。
  2、經由教師的示範與講解,讓教學內容能呼應學習者的需求。
  3、形成師生或同學間的共同作業。
  4、轉化成個人作業後...。
  5、再發展為關連話題(Hammmond,2001:28)。
  三、課程設計的內涵
  為能落實教學目標之達成,設定指導目標及授課主題是必要。教師應謀求與一般班級課程及授課內容相連結的心態,作為語言教育指導內容之背景知識,並以此為學習指導之目標,配合主題讓學習能自然融入生活的環境中。但是,並非完全使用統一的教材,應是活用各個區域本身獨特的學習資源。如此便能藉由國際交流的風潮,逐漸強化本土文化的價值。
  此外,分析教育課題達成目標時,理解課題達成之必要學習項目,篩選語言及內容等周邊問題,結合成學習的新課題。藉由深入淺出的說明,讓學習者真正理解主題的特徵,同時可自行參閱相關書籍資訊簡單陳述表達程式如下。
(一)、運用生活周邊之事、物作為教學課程之材料,以歸納、分類的手段來簡化問題。
(二)、配合導引、思考來建構學習邏輯,形成新的學習概念。藉由上述作業之程式,結合教師之示範成為循環學習之架構。換言之,教師於「教授可能之瞬間(teachable moment)」、「支援必要之瞬間(the point of need)」適時切入,並藉由「對話」來增添教學的內容與學習價值。
  四、學習現場的設計
  由巨視架構的觀點來探究學習的要項,首先需設計學習環境。換言之讓現場教學能符合學習者的需求,在思考課題達成之程式,藉由適切的課程配置來擴展學習者的學習範圍,在攫取新的知識、技術、戰略及經驗之同時,也能藉由「共同體實踐」理解教師及同儕之觀感,並進而建構「共同體實踐參與」之過程(佐伯,1995)。
  肆、異文化的磨擦與理解
新移民在外表及行為舉止與臺灣人有明顯的差異,雖然已歷經十餘年的融合,但大部份依然被認為僅具單語程度的語言能力,在潛意識,甚至口語間常帶有區別、歧視的態度。
外出時,每次當開口說話知道我出生時不是臺灣人後,對我的態度與眼光便發射出鄙視的攻擊,這是非常不舒服的感覺(新移民D,3月17日電話訪談整理)。
每次與孩子共處的時候,語文能力遭到質疑尚可忍受,但對於教育能力的不被信任則是令人感慨(新移民E,3月17日電話訪談整理)。
由於信仰不同,對於夫家的宗教盡可能配合,但當被強制要求時則難以適應,甚至心裡會衍生排斥感(新移民F,3月21日電話訪談整理)。
雖然來自大陸,完全沒有語言的障礙,但對文化與生活形態的認知差異,往往很容易造成生活上的磨擦(新移民G,3月21日電話訪談整理)。
上述的狀況多多少少是因質異文化的落差所產生的問題,但若以教育新移民語文能力的視點,擴大文化溝通的層面,增加文化內涵的理解,則相信彼此間的磨擦應會大幅降低。在理解中求取生活最大的公約,在包容中形成更新的文化價值。因此對於新移民的語文教育,非僅只是單純的華語或臺語的教學而已,應同時是文化的理解與融合。換言之,施以新移民的語文教育必須是建構於人際關係的學習基礎,進而形成良性的互動與交流。學習者藉由語言學習的增長,具備適應臺灣社會的生存力,進而被同化為臺灣人。所以教導語文時,必須具備讓新移民轉化為臺灣人的期望認知。
學習華語或臺語是進入臺灣社會生活的必要工具,對新移民的學習若能適時的導入文化教育,藉由文化融合建構新移民的本土意識,因參與而獲得認同。語文教育的目的,是藉由母語架構來形成基本的人際關係 (氏家,1996)。但擁有不同的語言及背負不同的文化,在相互溝通的基礎上,則可擴充更多元的生活內涵。對於新移民而言,學習華語或臺語是其生活的新里程碑。在此前提,其已是超越學習者本身的個人問題,是接納者必須積極思量接觸異文化及如何溝通等各種問題之因應。所以國際理解教育的推展是必然的方向,特別是面對多元文化的衝擊,理解他國、他文化已是重要的教育課題。初期接觸異語言、異文化者時,當然會有某種程度的抗拒與不協調。這樣的結果,不論喜歡與否,皆可藉由異文化間衝突之辨證,以華語或臺語為媒介,教導客體如何融入臺灣社會族群中。
一、由理解與包容開始
  日本多良間村對待新移民的模式是值得學習的案例,多良間村是位於沖繩宮古島與石垣島間的一個小島,全村大小人口約一千多人,這個地區曾經因人口外流老化比例相當嚴重。但是2004年日本全國人口普查時,卻一躍成為日本人口出生成長率最高的地區。
  其之所以會有如此傲人的成績,是取決於新移民的參入。因她(外籍配偶)的參入而改變,雖然來自於東南亞,卻承襲此村落傳宗接代的重責。原本此地的男性因為農業勞動繁重及地處偏僻等因素,沒有日本女性願意下嫁,甚至村裡的女性也不願意留下來,導致此地區幾乎陷入種族斷絕的危機.。在因緣際會下引進的外籍新娘,也同時開啟此地區生活的新契機。由於她們願意融入,而他們也願意接納,讓此一形態的國際婚姻滿溢著家族的祝福與期待。這些外籍配偶在此受到平等、尊敬的對待,融和的生活讓她們充滿信心,對未來期許與憧憬也洋溢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歡樂的情境及追求文明的意欲下養兒育女,形成此一區域獨特的生活文化。到保育所接送小孩、提著便當到甘蔗田陪先生、公公一起用午餐等平凡、規律的生活顯現她們已是此地區不可欠缺的一份子。
  島上近十年增加了無數的外籍配偶,且能幸福和諧的相處,在日本也是極為稀少的例子。究其原因,是她們符合此地區域居民的期待,當娶回外籍配偶的那一刻起,便立即展開熱情的雙手接納她成為他們的「家人(family)」,而且也很樂意且驕傲的眼神介紹給所有親友。讓「新移民」立刻感受到此地是有溫情,在這裡是值得託付終生,對這個家庭有認同感,自然願意為這裡付出她們的「真心」。不僅用自己「原生家庭的母語」教導下一代,更加倍努力學習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日語。學習日語是為了能與所愛的家人有更好的溝通管道。而下一代,也就是藉由此一國際婚姻所出生的第二代,他(她)不僅從天生本能的生活中學習來自母親的「母語」,也同時學習到父親及家人(祖父母、家族長輩)的語言─日語,孩子在生活環境中能自然的隨時應變使用兩種語言。實際走訪當地,發現此地的生活並未讓我意識到兩種語文的衝突。反而是顯現兩種語文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融合,形成另一種的生活形態。此外,當地政府也沒有在學校或機構為這些外籍配偶特別增設「語文學習課程」,僅由全體住民完全的共識與強烈的認同,接納這些外籍配偶、新移民成為「家人」,當她們遇到障礙時往往是一大群人(包括家族、鄰居、朋友)共同面對,在歡樂倍增分享,痛苦減半承擔的認知下,形成一個「共生」的生活圈。
  如此傲人的生育能力,平均3.14人(臺灣為1.2人;日本1.3人)不僅為此地區注入新的活水,也同時讓名不經傳的鄉村,一舉成名。由於外籍配偶也很樂意將菲律賓家鄉的親朋好友推薦給此地未婚的朋友,讓國際化的步調有正面的評價,如此也同時藉由朋友的聚會減少思鄉之苦。所以這裡的外籍配偶普遍覺得此地的生活,比待在菲律賓窮鄉僻壤的家鄉舒適幸福。
二、「臺灣語言」的文化性與溝通
反觀在臺灣,新移民的教育卻必須完全仰賴政府的輔導。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目標、方向雖一致,但卻宛如平行線始終沒有交集。也就是說教學課程於強調內容、文法如何正確之餘,若內涵不能建構在「臺灣語言」文化的架構上,則學習者與母語話者間將衍生溝通上的問題。尤其是華語及臺語間的區隔與結合,讓「臺灣語言」的文化性與溝通的關係變得更複雜。因此對於多元文化社會之「臺灣語言」教育,教導者需具備何種程度的認知將是新移民教育推展的重點。畢竟現實社會中華語與臺語交互使用模式,已形成「臺灣語言」文化溝通的慣例。要如何教導新移民因應轉換,可能是教導者必須思考的課題。
眾所周知一切交流溝通的原點是始於語文的流暢,更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語文表達內容若不夠充實,則必然影響學習及表現的能力。換言之,解讀力不足,除了難以理解對方的實際意向,更容易因誤解而造成應對的困惑;反之,表達力不夠,則是無法完全呈現自己的意思。所以培育新移民的語文解讀力與表達力,是整體學習課程的重點課題。任何的學習當然應以學習者為主體,倘若授課內容無法符合真正的需求,則教授者應審慎思考現行教學內容的缺失。尤其當教學評價遭到質疑時,若不能確切的面對,則問題會依然存續。現行的教學過程或有缺失,但藉由教師的作為應能有所彌補。也就是說,真正的重題點是勇敢面對現實,由錯誤中找尋失敗的原因、記取教訓。畢竟逃避是無法解決問題,惟有面對問題方能為新移民開創有效的學習空間。亦即在不衝突的條件下,藉多方面的語文選擇讓「新臺灣之子」由弱勢學習轉化為優勢成長。
三、落實生活需求的學習
  依據學理、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形成的教學指導其影響程度是最為深切。也就是說傳統教學制度的深化,容易讓教學改革推動滯礙難行。教學互動的現象事實上很難在我們的教學現場中呈現,現行的語文教學幾乎成為名作鑑賞,或朗讀作文比賽。強制將愛情、正義、善意及良心的作品置入於課程中,擬藉由向學習者陳述高尚情操的良善及道德風範的崇信,要求學習感人肺腑的表現及用心感受。換言之,這是一種制式化的感動,也是強制洗腦的作為。授課者常處於自我陶醉的世界,而學習者卻宛如觀眾般置身事外、事不關己。甚至有些教學內容連教師本身也難以認同,然而為遵循指導原則,縱使心裡有所抗拒,卻也只能故作感動的姿態。因此語文教育常陷入匡正人格品行,指導清廉無瑕作為的道德教育。行止得宜的教育,卻容易給人艱澀生硬的刻板印象,自然影響學習興趣。因此,如何引發學習的興趣,讓語文真正融入生活,才是有效的教學模式。畢竟人類是藉由語文來思考,運用語文的架構來整理自我世界,故必須先理解內容才能深入思考。對於語文的學習,需先建立基本的邏輯概念,方能符合實際需求的使用。也就是說必須具備合乎情理的思考,才能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以邏輯思維為基礎,自然能夠瞭解語文運用的規則。所以學會規則、明白邏輯結構是語文學習重要的課題。建立邏輯概念一般認為是困難的,但事實卻未必盡然,若欠缺邏輯思維則事物容易混亂,難令人瞭解其所表達的意涵。惟有合乎邏輯,事物便有約定成俗的普遍性,自然也就容易理解。而類似的規則只需學習得當,便得以運用思考。邏輯是一種道理,瞭解道理再培養思考力便能舉一反三。而雙母語的學習架構對「新臺灣之子」的意思表達應是最直接的,藉由親子間溝通活動逐步形成日常生活的規則,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建構「新移民」的邏輯思維,同時也讓語文學習能更生活化。
四、融入生活的感動
對美好的事物能感動、面對悲慘時會感傷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感性,特別是來自母性的感化。從小自然萌芽發展而來的感情,是難以完全依賴學校教師教導啟發。也就是說僅僅靠學校及教師的努力,是難以引導「新移民」融入臺灣的生活。因此必須結合家庭、社會的力量,配合學習者的自覺形成生命共同體。因此家族成員各盡職責,致力建構完善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課題。
語文是必須藉由鍛鍊及技術的精進來累積能力,基本上閱讀與寫作是主要建構能力的方法,而這也是一切學習的基本。閱讀的目的是藉由讀書理解內容;寫作是運用書寫文章來表達意旨。因此浮躁的瀏覽,這樣的閱讀模式容易造成嚴重的誤解,而忽略字裡行間所衍生的弦外之音。有效掌握語文的內容及意圖,方能具備正確的閱讀能力。瞭解生活周遭環境的現況,由中觀察社會的變遷,藉由自我的發現逐步融入自己的生活空間。教育者與新移民的關係宛如投手與捕手般的角色,若新移民無法捕捉到學習的真正意涵,則不論教學如何優秀、認真,終究也是徒勞無功。凡事是必須先有模式,然後再依據既定的模式來尋求發展的路徑。因此培養「新移民」對生活周邊的事物產生興趣,再藉由其自己的想法來建構思維,形成基本的學習能力。而「新移民」思考力的訓練,借重語文學習可能是最好的手段。思考力受到幼兒時期啟蒙狀況及生活環境的影響,但絕非只是遺傳基因單獨決定的結果。所以「新移民」的語文表達,是直接影響「新臺灣之子」的教育學習,尤其在成長期間,質與量的因素更是佔學習效益極大的比重。事實上質與量的訓練,並不是施以特別的練習而已,應是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實踐的作為,其中與父母的溝通過程是重點所在。這也正是「雙母語」學習存在的必要因素。畢竟大人會運用自我的詞彙,配合既有的知識及資訊作為思考的根據,對問題內容可以有所修飾。但小孩則不然,所以常會有童言無忌的提出問題。由於欠缺思考邏輯,故小孩對資訊的吸收是比較欠缺批判性,但因孩子的思維純真、觀點也常與大人不同,容易讓人誤解問題敏銳。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孩子的思考能力及基礎並不穩固,所以問題的呈現多是屬於單發性的措置,而欠缺持續。此時家庭教育功能的發揮便成為影響的關鍵,能給予協助者,孩子便自然而然的養成思考能力。所以「為什麼」是親子間最大的教育動力,進而達成孩子自主思考的訓練。換言之,以「為什麼」為學習基點,發展孩子連續性思考。利用日常生活訓練的機會,培育靈活思考且具感性的孩子。亦即孩子與母親的對話,是最有效的訓練模式。學習不能只靠他人的施予,是要靠自己力量去獲取。所以母親用最慣用的語言表達,效果應該是最好。
伍、多元文化共生的觀點
倘若斷定語言與文化具有不可分性,那麼論述多元文化之際,就不能僅存臺灣意識而已(not only Taiwan),應是藉由加入臺灣(Taiwan plus)的視野來觀察問題的癥結。或由「華語或臺語」文化內涵解放出來,邁往全球化(global)的臺灣觀點,思考如何孕育今後的任何可能性,建構多元文化的共生價值概念。然而並非完全脫離「華語或臺語」的教育學習範疇,而是讓「華語或臺語」與「新移民母語」共存,於混合形成國際性溝通的學習及生活場所中,並嘗試捕捉多元文化共生的價值。
一、傾聽少數的聲音
在追求多元文化的生活前提下,我們必須對下列的事項有更深入思考:
(一)、是否有益於自己,而或與自己的意見是否相容。不論價值觀是否相似、同質,應先具備能接受現存異質狀況的胸襟。
(二)、理解相互之間力量的不均衡,同時能冷靜面對並意識化。
(三)、區分能力差異的程度,藉由傾聽弱勢的意見、感受弱勢的立場,逐漸形成共同的見解。
縱使僅追求(一)的概念,在個體意識強烈的臺灣社會,要形成多數就必須經
過長期的試煉與運作。更何況要達到(二)、(三),那更需要以多數力量為基礎,再仰賴正確的人權意識概念的導入。即使在自我族群中,是否對真正的弱者,能給予關懷與協助,尚難以探知,更何況在非母語話者的環境中。而若因受限於沒有傾聽者時,則「新移民」自然無法陳述己意。類似的工作是必須藉由多數族群的自覺伸出開始,主動傾聽以外別無他策。就我們而言,必須捨棄母語社會意識的侷限,積極的開啟胸襟,藉由溝通的過程,建立多元文化共生的生活視野。讓「新移民」能早日歸屬於此地,積極孕育「新臺灣之子」,使國際與本土能接軌。
二、建構「多樣化=豐盛化」的積極志向
文化本身是屬於固有且封閉的意象,要開啟原本閉鎖的世界,除運用溝通的手段別無他法。因背負異質文化價值觀新移民的加入及參與,導致原本同質性生活的臺灣風土習俗產生磨擦與對立是必然的走勢。此外,沿襲至今非必要意識的母語教育及臺灣型態等各式各樣溝通模式陸續的呈現,形成「與具備異文化背景者共生及與異質者共存」的教育意識,而這也正是當前臺灣教育最為重要的資產,當然也是未來必須努力的課題之一。建構容許異質者的社會環境及學校風情,接納不同生活習慣及思考者的存在,在相互學習磨合的過程中,體會另類的生活。尤其在不同的生活條件中,理性克服錯綜複雜的問題。在多樣的思考中,歸納整合共同的空間。換言之,藉由「接納」而讓生活能更為「多樣且豐盛化」是必要的課題。臺灣的變遷過程,便是屬於先接納、而多樣的豐盛社會。然而處於狹隘世界的今日,在均質規範的意識認知下,僅與「同質者」溝通是不足因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及實際的需求,更遑論充分擴展自己的世界。畢竟文化素質並非是由社會固定形成,是必須配合自己的參與。藉由與異質者溝通的過程,由學習性與變容性的雙軸功能中獲取正確且優質的效果,在新的價值觀中衍生具備創造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在擴大自己溝通的同時,也可以增添接納多元文化的機會。開啟同一性的閉鎖,發覺自我中具有容他性與複數性之可能。
異文化的軋轢與摩擦,對臺灣社會而言是要有探求豐碩啟發的態度,亦即藉由溝通來認同外來性的結合,同時創造多樣性價值的嶄新意識。所謂共生,便是由演變新文化的過程中,確切的捕捉臺灣社會的實際需求價值。

陸、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新移民於學習臺灣語言領域之時,便已經開啟進入臺灣社會門徑,在浸染臺灣文化之同時,也必須思考如何保有其原生的良善習性。只要是臺灣人便能教授臺灣話(包括華語與臺語)的認知是難以否定。但是1995年施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以來,「專業性」的自覺,讓從事語言教育者必須經歷教學檢驗及技能實踐雙重訓練過程,方能成為語文教育的教師。此一演變,事實上是為教學現場開闢一條教育的活路。同時,也成為各高等教育機關的研究先鋒,讓語文教育能朝向更細緻化的學習邁進。配合各項的研究條件,複合性的獲取教學需求的實際立證,讓學習者所欲達到的語言學習目標能吻合研究的動機。甚至教學活動也因必須配合學術研究的脈絡,進行整合性的變動。這種現象,進入90年代後,形成教育學的學習領域,以學問研究的型態被社會所接納。然而作為承擔教育的工作者,對於每一位學習者的需求,特別是需要以第二語言作為溝通工具的「新移民」的實際需要,我們必須以感同身受的態度來面對。因此,首先必須由教學方法、教材開發等課題上著手,配合適當的評鑑制度,確實的掌握教學體系的動態。同時,對於學習環境、多元文化社會共生及新移民人權問題等相關事項的重視,配合政策推展的落實,讓教育理念能完整且嚴肅呈現。
  正如前所陳述,語文教育絕非僅是研究者或教育機關的責任而已,本文並未言及,包括區域型協助教導語文教育志工等民間單位組織,在任何的場合均能熱心的貢獻己力給予「新移民」適時的協助。因此課程的編排應就「新移民」語文教育的達成點及學習者的家庭背景等各式各樣的生活型態,規畫置入多元文化的生活空間中,積極介入,引導正確的人權意識是必要的課題。此外,對於自己所教授的語文,可能面臨問題之表達,則應審慎思考是否為「文化上的問題」。而這也正是教授者與學習者間,教學相長的溝通活動過程。換言之,教室是教師與學生育合的場所,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係宛如是藉由傳、接球的過程,來形成互相意會的空間,在品味中漸漸感受到相互理解的意境,而這也正是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不論是何種型態的學習模式,教師所傳遞出來一切的言行舉止,均是取決於教師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意識性高的個人,其所代表的意涵空間必然是廣泛開擴,亦即能以地球人的定位來面對問題。處於與異質文化溝通最前線的「新移民」語文教師,面對多樣的學習者是「一人對眾人」。因此,也是最迫切需要具備與異文化溝通能力應不為過。此外對於雙母語學習模式的建構,對於親職教育的落實應該有正面的價值,畢竟親子間以最容易溝通的方式來表達是最能展現情感,甚至眉宇之間的表情都能意傳。讓母親以最方便的語言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未來「新臺灣之子」的選項,更應是其面對競爭的利基。
二、建議
  對於語文教育,身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藉由與「新移民」的溝通過程,瞭解學習者各自真正的需求,再擬定啟發教材及教學課程。進而配合學校或區域咨詢機關的協助,若可讓肯定性的功能得以發揮,則教授者亦可藉由與非母語話者的教學過程中,攫取並深化新的文化,特別是在共生的思維中能開創出更廣大的學習價值。而這也正是今日臺灣語言教育的使命,若能抱持此一自覺,為共生社會的活化貢獻一己之力,相信新臺灣文化的價值也必能累積而成。
由於政府尚未有明確具體的移民管理政策,但由現存的語言教育問題中,以「新移民」的立場思考問題的癥結,則現行的輔導方式確實有深入檢討與改善的空間。特別是在投入師資架構的切入點上,於建立教學資源援助之同時,也必須同時導入人權概念,讓家庭、社區均能設身處地的思考敞開胸懷的接納,讓臺灣這個新社會能因「新移民」的加入而展現另一股活力。在使用第二語言之國語的同時,也能因追求文明的價值,而認同文化的真諦。由共存、共識而共生,讓多元文化的價值隨社會多樣化而增長、擴充。這應與教育實踐程度有密切的關係。今後必須藉由學校來落實語言教育的課題,因此確實的掌握教學問題的癥結,就各別的需求及學習的狀況,賦予適當的教育課程,配合檢證與追蹤,讓「新移民」語言教育得以真的落實。畢竟此成效攸關「新臺灣之子」未來的學習能力與成效。
  婚姻是不同生活背景的結合,但其間或有些許的交集、或藉由談情說愛的過程來累積共同的生活空間。但「新移民」的婚姻似乎欠缺上述的條件基礎,加上年齡過大的差異,對新建構的家庭而言都是多一層的挑戰與加重的壓力。特別是「新移民」進入臺灣的家庭多數被賦予傳宗接代及協助家庭工作勞動力為主要結合的依據,處於此一因素下,在本質上比較容易欠缺認同,若將其視為是一種商業的交易行為亦不為過。然而當下一代出生的那一刻起,因新生命的誕生,而有新的生活契機,面對共同的交集,自然必須勇於面對問題。其中孩子的教育是首當其衝,此不僅攸關家庭的振興,更影響國家未來人力資源的運用。因此「新移民」非止於學習個案,更不是單一家庭的問題而已,應該是國家整體的教育課題。所以我們必須正視問題,致力建構良善的管理政策與輔導機制,讓「新移民」的教育能符合實際需求,藉由學習過程真正理解未來生活的模式。在漸序適應中,形成新的「臺灣力」。
參考文獻
內政部兒童局(2005)。兒童福利數據/外籍配偶子女就學數、外籍配偶數及子女數。2008年5月6日,取自http://www.cbi.gov.tw/welcome.jsp
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處(2007)。大陸與外籍配偶人數統計。2007年9月25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3/bs8/statsdds/show.asp?metaid=122
何福田等(2006)。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6教育研究論壇--新住民子女教育現況與未來發展。2008年7月22日,取自http://203.71.239.23/mediafile/forum/forum2006/2/index2.htm
何福田等(2006)。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冊。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自由時報新聞網(200)。從「外籍新娘」到「孩子的娘」。。2006年1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y/12/today-o3.htm
李宜芳(2008)。外籍新娘不是被販賣的商品,請給予婚姻中的平等權。教育部人權資料網 。2008年7月22日,取自 http://www.hre.edu.tw/report/epaper/no20/topic3_2.htm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雅玲(2004)。新台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441,13-16。
吳靜芬(民94)。台灣外籍女配偶及其後代之語言問題研究---為新台灣之子架起語言、文化的橋樑:鷹架作用的觀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莊禮傳(2008)。外籍新娘之服務及輔導座談會。2008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a8.htm
張佃富(2006)。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因應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1,5-17。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散播希望的種子。師友,441,20-25。
夏曉鵑/編著(2005)。 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市:左岸文化。
許靜芳(2004)。談外籍新娘子女的班級輔導。網路社會學通訊,43期。
陳慧(2006)。新住民子女教育問題與解決策略之探討。2008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5/55-55.htm
溫明麗(2007),我國外籍配偶子女現況分析與問題解決。2008年4月17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t04008/sophia/article20071103.doc
新移民學習中心(2008)。教育部社教處外籍配偶資源網。2008年7月10日,取自:http://wise.edu.tw/foreignarea/learning.php
郭添財(2006)。新臺灣之子教學變革新思維。第十五屆課程與教育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日期:2008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2479-2.html
郭添財(2005)。延伸「新住民問題」的思維。台灣教育,639,31-32。
蔡榮貴等(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氏家祥子(1996)。『言語文化?視點-「言???」社??言葉?力-』。????。
水谷修(1999a)。「言語教育?????日本語教育??確立?向??」。月刊言語,vol.28,No.4,p.26,大修館書店。
水谷修(1999b)。「日本語教育研究?未?」『日本語教育』100?記念?。p.4日本語教育??。
佐伯胖(1995)。「文化的實踐???加?????習」『???????文化1  ????誘?』。佐伯胖 編。東京大?出版社,1-4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