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為本的傳承

苗栗市公所/職員 林淑珍

  多年前,碰到自己的小孩在求學階段,因個性上的活潑好動、好奇因素,而被老師歸類為頭疼的學生,班導老師出於一番好意,想了法子「主動」要將他轉班,理由是唯有男老師才「壓得住」他,身為父母的我納悶且無助,除了被動接受既成的事實外,我們又還能為下一代做些什麼?

  住在有山、有水的「山城」是很幸福的,群山環繞的苗栗是成長的好地方,在這裡一代傳一代,單純的農家子弟在田野裡追逐,趕、跑、跳、碰中,增強自己的體力、耐力;從嬉戲玩耍中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如今更可利用現代科技和外界接軌獲知資訊萬千,不出家門就能知天下事,我為自己以及我們的下一代感到欣慰與高興,卻也悄悄添加些許不安。

  世界的變遷,改變了我們生存的環境,空間似乎變小了、人與人之間也疏離了,對自己容易失去信心欠缺安全感;既使身為父母也一樣;昔日傳道、授業、解惑的學校老師,也被網路時代的來臨壓得喘不過氣,而無法「全心」的付出與引導;職場上長官部屬間的行政倫理也變質了,少了友善的「經驗傳承」,取而代之的是「一切習慣以我為出發」「我的才是對的」、「利益至上」等現象曾出不窮,報章雜誌所報導的聳動訊息幾乎是負向的居多,透露著一個警訊—令人不禁聯想社會真的生病了。

  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必須有跨領域—轉業的準備之外,又要面對急遽的氣候暖化,對每個人的身心造成的衝擊是最直接的,除了擔心不小心會成為失業一族而影響家計與生活品質;也怕小孩子會輸在起跑點以後沒有競爭力;更害怕年邁的親人無法跟上社會結構的改變而被淘汰,每個人都憂心忡忡,不知未來會如何,讓整個社會壟照在恐懼與不安的氛圍中

  從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不難歸納出一個結論:人都渴望「被尊重」、「有歸屬感」的需求,利用現有的資源,如社區、學校社團、里活動中心,依序安排與規劃讓各年齡層的人,有機會將他們寶貴的人生經驗傳承給下一代,創造每個人生存的價值,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真正落實愛與包容,除可讓社會祥和淨化氣場外,相信人心也會因此淨化而變得更美好。

  古有明訓:「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枝草一點露」,無非是告訴世人要用正向、積極的心來面對這大環境的變化。於養成教育過程中,父母、老師與同儕除應尊重與重視每個人的「人格發展」外,更應教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們,學會尊重與包容,尊重天地,接受、面對和自己不同的人、事、物,協助並引導我們的下一代,以「感恩」代替「理所當然」,幫助他學會「順應自然」,感恩天地讓我們有「棲身之所」,並讓每位公民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將是現在教育中最重要的課程了。

  目前已經走入地球村的時代了,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國息息相關,彼此都是生命共同體,從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如何在既得利益與大自然的反撲中尋求平衡,是維繫人類是否有機會繼續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關鍵因素。這一切都應該回歸到以「教育」為中心,每個人都要從心裡去認同並接受「個別差異」,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從尊重自己的生命開始,也尊重別人的生命,讓每個人的「生存權」得以保障,不分男女、年齡、種族,透過心的團結與交流,運用科技及善心善念,化解彼此間的衝突,讓所有的世界公民能夠通過一波又一波的考驗。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我國已走入「老人社會」。目前我國的全民健保制度,足為世界各國之典範,如果能多多製造機會,讓社會上之智者與長者,有「被尊重」、「被需求」的感覺,那他們將是國家與社會另一股穩定與前進的力量,而不擔心成為下一代的負擔。

  老百姓才是政府的大頭家,所謂「政府之施政,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此乃亙古不變之理,運用社會的資源與國家的施政,透過教育與學習,重新調整食、衣、住、行、育、樂的正確觀念,人人提昇自己的免疫力與身心靈健康的平衡,讓每個人有能力調適瞬間的冷熱變化,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有容受力,一切以尊重為本,培養下一代有前進能量,對未來國家的發展是刻不容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