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地球

公務人員 袁倫和

  隨著商業化與工業化發展,生存環境破壞,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自1974年第二次能源危機之後,讓全球體認到節約能源的重要性,以我國為例,大部分能源需經由國外進口,資源運用殆盡之因應、溫室效應、熱島效應、水土保持漸漸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發展的方向,故資源之循環再利用、低衝擊開發便成為研究發展主流。

  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5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及土石流災情,繼921大地震後再次重創台灣人民的心、台灣的經濟以及突顯許多行政上的問題。儘管台灣人民展現了人飢己飢的精神,展現了人間有愛的溫情,許多問題仍然隱藏在災難的背後等著大家去發現去解決。自地球形成以來水災及土石流災害便是視為理所當然,過去一百年的台灣也曾遭受水的侵襲產生了土石流災害,近年來明顯越趨嚴重,災害數據履創新高,過去四季分明的寶島何時也變成秋颱頻率增加、梅雨時節模糊,科學家不斷的警告大家有害氣體對溫室的效應、臭氧層的消耗,也不斷提醒著大家資源的循環性反應在碳排放量上的問題,然而,環保意識抬頭似乎只有部分了解或是關心的人會在乎,因此近年來有許多台灣學者研究著所謂讓一個國家由未開發朝向開發中國家的一項重要手段"工程"變得對環境更友善,就是低衝擊開發運用於各個工程,包含結構工程、大地工程、環境工程及水土保持,大地所受最直接破壞便是一般所說的對城市的大興土木,對城鄉風貌均衡的發展,破壞原始森林,植披覆蓋率下降使得水與土無法被維持住,植物覆蓋面積下降也使得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上升,對於宇宙射入地球的能量無法被反射或轉換,加上人類仰賴能源的需求不斷上升,未來地球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面積也會跟著下降,新世代人類的我們是否該多想想這個問題。

  「工程開發用以提升生活品質」與「環境維護」之間存在著難以解決的矛盾,尋求其中的平衡點一直是人類不斷進步的原動力,傳統的破壞-建設的觀念也漸漸轉變為建設-保護,代表著人們正一步步走向與環境及週遭生物和平共處的方向,開發行為、資源的消耗是難以避免的,但人類卻可以多花些巧思讓開發行為及資源利用對環境更具友善化及循環性,讓人類行為對週遭的影響可以降至最低程度,如此便代表著開發行為的進步。因此,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是否應該立即為自己居住的環境多盡份心力,給下一代一個好的生活空間及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