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師素養與仁

 段芙媛

  人類的進步與成長在於教育,我們成為怎樣的人在於我們的決定。而教育會影響一個人的決定不論是在良知或道德上。隨著少子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下一代的教育越顯得重要。我們可以任用更高學歷標準的的教師,但啟用這些教師的標準不單單只是學歷,更應該包含個人的修養與道德標準。在我們的教育中有一個很奇怪的評分內容叫作「德育」,而這項評分卻是由教師來執行,試問,當我們任用這些教師或是教授時是否曾評比過其德行的分數呢?如果沒有我們又為何讓這些所謂的教師對學生做出批評呢?

  我是個研究生,已經重寫第二篇論文。前一篇跟教授討論的論文已經完成,但教授以個人無能力完成之理由要求重寫第二篇,那之前不斷討論實驗而完成的內容是為了什麼?我相信這在台灣的研究生中,可能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故事。在進入研究生的生活前,我從來沒想到教師的素養有多重要。當然在進入研究生涯之前,我也未曾想過其實在此刻有多少多教授仗著自己的權勢壓榨研究生的事實。但在今天之前是否有人為他們發聲?即便他們未發出聲音並不代表沒有這樣事實。那麼如果他們不敢或這是不願發聲,是否代表這其中牽扯著更多教育體系中的缺失?而所謂的學術自由,大概只是讓更多倚老賣老的教授害慘了研究生或博士生。

  我們每個人由經驗或是成長中都知道師長的重要,但是我們回到最原點不看這些稱謂,我們可以清楚發現,這些仗勢凌人、不厚道的行為,都是因為這些人心中沒有「仁」。「仁」是一種態度,對人寬宏大量、有惻隱之心,不做任何違背最高道德標準的行為,孔子曾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第六》。聖經上更曾紀錄:「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翰福音八章三至十一節》。由此我們可知,仁是從自身做起,心中存善念推己及人,並寬恕實惠於他人。

  在尊重他人意願的情況下,我們把自己認為好的願意與別人共享,認為不好的,也不要推給其他人。凡事將心比心,也許這樣就得達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最後達到真善美的境界,並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