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逛街開始談起吧!

佛教金法林喇嘛 滇津多傑

  首先,假設有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小朋友去逛街,或者是逛夜市,就這麼從夜市頭走到夜市尾。然後我們來訪問這一行三人,看到了些甚麼。

  爸爸可能會說:『有一家滿有名的魯肉飯,隔壁是海鮮店,再前面一點有在賣牛肉麵,啊! 路旁有幾攤賣鹽酥雞,臭豆腐,營養三明治,還有水果攤和檳榔攤。』──(初步推斷,太太晚飯可能隨便煮煮而已)

  接著是媽媽的回答:「巷口那邊有三家委託行,那兒有正牌的進口貨,不過我不喜歡。過來一點的地攤在賣化妝品,我買了一支口紅,反正人家不知道那是地攤貨。中間賣廚具的,他們的菜刀‧‧‧」 ...記者已經聽不下去了。

   至於小孩則這麼說:『我要積木,把拔根馬麻都不買給我!』

  很顯然的,這一家三口到的是同一個地方,然而經歷的卻是不同的世界。

  再把鏡頭拉回夜市:這時,迎面走來了一個男人,大概是這位先生的死黨吧。

  於是先生心裡想著:『等一會兒再找兩個,就可以湊一桌了。』

  太太心裡起了一把火:『現在遇到這個傢伙,不曉得會把我老公帶到哪兒去。』

  小孩的心裡則升起了一線希望:『叔叔等一會可能買玩具給我!』...

  從這兒可以看到的是: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落差相當地大。

  想想看,我們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這麼一個世界,不同人的眼中看去卻是那麼的不一樣!即使好不容易看到了〈或許〉同樣的事物,不同人卻又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於是產生完全不同的情緒。

  思想家從這兒可以再延伸出許多討論,而對我們這種沒辦法考慮週到,或根本沒什麼時間去思考的人來說,只能抓住少許簡單的要點罷了。

  我想說的是,看來我們所經驗的苦樂,主要不是決定於外在的環境,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內心!在今日這種紛雜的環境下應該不難體會。我就不再多舉例了。

  話說回來,以這麼一點兒粗淺的理解就能夠有大幫助了嗎?當然不行。好比我告訴自己說:『好,現在請快樂吧!』可是好像沒辦法立刻就快樂起來。因此我們需要一些技巧,一些訓練,讓自己學習如何從內在而得到快樂。

  邀請他們訪談一下心靈導師應該是個不錯的建議吧!試試從另外一種角度來尋找快樂,至少不會有什麼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