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教育之我見

國立宜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校長 戴正雄
  教育部人權教育資訊網中,明白宣示人權教育核心概念為自由、民主、和平、正義、歧視、偏見等六項。也在其九年一貫課程之人權議題學習單元中提及:透過「經驗式」、「互動式」、「參與式」的學習活動,營造人權教育環境,陶冶人權文化,建立人權價值。其子項中有尊重、自由、平等、民主、和平、博愛、正義、避免偏見、消除歧視等九大項,寄望於各領域中實施。

  其實綜觀其大趣,或許可以用「體己之心」形容,也就是「同理心」,將每一個人都視同為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親人來看待,佛教的用語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倘如是,非旦及於人權,更及於一切動物權,不信試著一一檢視之。

  「尊重」的學習內容為:對生命、差異、他人權利、規則等之尊重、人性尊嚴,若對方為你的親人時,難道不如此嗎!同樣觀察「自由」的學習內容為:個人自由與法律保障的自由之內涵與關係;「平等」的學習內容為:不平等、假平等(齊頭式平等)、立足點平等之內涵與應有的對待方式、人權與平等;「民主」的學習內容為:表達權利、參與團體決策、理性溝通、適度妥協等民主態度、人權與民主;「和平」的學習內容為:免於傷害、學習衝突解決的態度與方式;「博愛」的學習內容為:培養關懷、寬容、原諒、多元、同情心、同理心;「正義」的學習內容為:培養對不合理、不公平事件的正義感;「避免偏見」的學習內容為:體察個人價值取向、感情偏好、偏見的產生與避免;「消除歧視」的學習內容為:對性別、種族、宗教、弱勢等歧視之內涵與自我反省、避免歧視;也皆然。

  從強者的角度觀之,則是孟子所謂「惻隱之心」的延伸,而及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於所有的人類,甚至及於一切生物,都應該有協助、關懷、包容、接納的胸襟,這裡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是單單的物質的示現而已,而是包括精神層面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亦指此也。

  從弱者的角度觀之,則是不應該妄自菲薄,需了解體認人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不會因為種族、性別、社會階級而有差異,該有的權利不要放棄。選舉時的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就是一個最為明顯的例子,當愈重視自己的人權時,他人就會尊重你。

  從學生的角度觀之,應瞭解「人之所以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從而檢視現今社會上的種種措施,有那一些是違反人類尊嚴,或者涉及公平、正義的原則,進而去思索該如何處理,如是之方能建構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

   一個所謂的人間淨土,絕對不止於人權的體現,但是人權的展示,卻是無庸置疑的主要因素,就好像有一首歌詞的片段:媽媽不是萬能,但是沒有媽媽卻是萬萬不能。在此借用其語改之:人權不是萬能,但是沒有人權卻是萬萬不能。是的,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希望大家都能用正面的態度應對之。

★參考資料:

人權教育資訊網。http://www.hre.edu.tw/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