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冤獄賠償法制勿孤立於國際潮流

盱衡外國立法例 宏觀精進我國冤獄賠償制度

司法官訓練所所長 林輝煌

由於促成我舉國團結主因之一,在於我們對公平正義之共同信仰,因此,吾人務必確保所有不同族群及背景之人對提供正義之制度深具信心,而我國尤應加倍擔保, 絕不讓任何人為其所未犯的罪受罰 ..... .” ( Becaus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our national unity is our belief in equal justice, we need to make sure Americans of all races and backgrounds have confidence in the system that provides justice. In America , we must make doubly sure no person is held to account for a crime he or she did not commit...... ) -美國小布希總統 2005.2.2 國情咨文

壹、前言

  「絕不讓任何人為其所未犯的罪受罰」,大哉斯言!「毋枉毋縱」,乃刑事司法最高理想,惟當「毋枉」及「毋縱」不可兼得時,現代法治國之刑事司法則寧取「毋枉」而捨「毋縱」,以確保人權。由此可知,刑事司法之首要正義,厥在毋枉-毋使任何人為其所未犯之罪受罰,亦即,司法不能誤判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司法無誤判,固為理想目標,但司法官既非神祇,誤判難免。如果因誤判而讓無辜者受罰,又要如何面對?謀求誤判而生冤獄的救濟之道,遂成為司法正義所衍生的要求所不可或缺之一環,殆屬法制上面對的一項嚴肅課題。冤獄賠償法制,爰由焉而生。

  我國於民國 48 年制頒<冤獄賠償法>,建立國家冤獄賠償制度,資為刑事司法誤判之救濟。司法院大法官針對該法第 2 條第 3 款有關國家賠償消極事由之核心規定,甫於本 ( 99 ) 年 1 月 29 日 作成釋字第 670 號解釋,基於比例原則及憲法保障人民身體自由、平等權之精神,揭示國家對於因實現國家刑罰權之公益,使人民身體自由受有「超越一般應容忍程度之特別犧牲」時,應給予補償,方符合憲法保障人民身體自由及平等權之意旨,爰於該號解釋文明示,上揭不得請求賠償之消極規定,未斟酌受害人致受羈押之行為係涉嫌實現犯罪構成要件或妨礙、誤導偵查審判,且無論受害人致受羈押行為可歸責程度之輕重及因羈押所受損失之大小,皆一律排除全部之補償請求,並非避免補償失當或浮濫等情事所必要,與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意旨及比例原則有違,應自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 2 年時失其效力。基此,已歷半個世紀之我國冤獄賠償制度,爰繼釋字第 477 號(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以犯內亂、外患罪之案件為限,並以受無罪判決確定前受羈押或執行者為適用對象,未能包括不起訴處分確定前或後、經治安機關逮捕以罪嫌不足逕行釋放前、無罪判決確定後、有罪判決﹛包括感化、感訓處分﹜執行完畢後,受羈押或未經依法釋放之人民,係對權利遭受同等損害,應享有回復利益者,漏未規定,顯屬立法上之重大瑕疵,與憲法第 7 條之平等原則有所牴觸。)、第 487 號(冤獄賠償法以受害人行為違反公序良俗為由,剝奪其請求權,有違比例原則。),及 第 624 號(軍事審判的冤獄不予賠償,有違平等原則。)等號解釋,歷經片段間歇性 ( 民國 55 年 6 月、 56 年 8 月、 72 年 6 月、 80 年 11 月及最近 96 年 7 月 ) 的修正之後,終於面臨全面檢修之嚴厲挑戰。 主其事的司法院為此回應,已慎重其事組成「冤獄賠償法研修小組」,就有關補償之積極或消極事由、補償範圍及金額之計算方式等重大議題,刻正積極進行全面性研議,期使我國冤獄賠償法制符合人權保障之國際潮流,切合實際需要。盱衡外國立法例,宏觀精進我國冤獄賠償制度,使臻於至善,已是向以保障人權,崇尚法治自豪的我國當務之急。

貳、國際人權公約指引冤獄賠償法制

  從法制史觀察,冤獄賠償法制乃是近代產物,由「國家免責」到「國家賠償」,歷經相當久長之醞釀。 一、「國家免責」時期 早期法哲學思想,因受君權神授 (divine right of kings) 理論之影響,皆認「帝王不會犯錯」 (the kings never do wrong) ,因而創立「國家豁免」 (sovereign immunity) 理論,不認國家負有賠償責任,遑論為實現國家刑罰權之司法誤判,豈有使負冤獄賠償之理。因長久唱和此調,陷於此種思想之桎梏,國家冤獄賠償法制一直無從建立。 二、冤獄救濟法制之建立 廿世紀乃是人權保障史之鼎盛期,特別揭櫫生命、自由及人身安全等基本自由與人權之保障。聯合國首於 1948 年 12 月 10 日 通過<世界人權宣言>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其第 3 條即宣示:「人人享有生命、自由與人身安全之權利。」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security of person.) ,復於 1966 年 12 月 16 日 通過<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 ,其 14 條第 6 項明定:「經 終局判決定罪 之人,其後 因有新事實或發見新事實 確實證明有誤判 而經 撤銷原定罪 赦免 者, 除經證明 該相關 新事實 未及時揭露 ,全部或部分原因係 可歸責該人 因誤判而受罰 之人, 應依法賠償 其損害。」 When a person has by a final decision been convicted of a criminal offence and when subsequently his conviction has been reversed or he has been pardoned on the ground that a new or newly discovered fact shows conclusively that there has been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 the person who has suffered punishmen t as a result of such conviction shall be compensated according to law , unless it is proved that the non-disclosure of the unknown fact in time is wholly or partly attributable to him. ) ,明定國家對因誤判而造成冤獄之被害人,應負賠償責任,一舉完全擺脫「國家豁免」理論之桎梏。冤獄賠償法制自此遂成為國際刑事司法之常軌配套救濟制度之一環。 三、國際人權公約指引冤獄賠償法制建構 查上開<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國際公約 ( 以下簡稱 ICCPR) >問世後,迄 2009 年 12 月止,全球計有 165 個當事國 (party states) ,其中簽署施行者有 145 國 ,爰使該公約前揭條項規定,懸為各國建構其本國冤獄賠償法制之國際主流準據。我國甫於去 ( 民國 98) 年 4 月 22 日制頒<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 ( 簡稱兩公約施行法 ) ,並於同年 12 月 10 日正式施行,依其第 2 條之規定, 兩公約所揭示保障人權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該 ICCPR 第 14 條第 6 項有關冤獄賠償之規定,自應視為我內國法之一部分,且具特別法之性質。現行冤獄賠償法之檢修,應受該規定之拘束,自不待言。 依國際人權公約之規範,架構內國冤獄賠償法制,落實國際人權之保障,殆已成國際刑事司法潮流不可擋的主流趨勢。我國於全面檢修現行冤獄賠償法制之際,自應抱持宏觀視野,遵循相關國際人權保障法則,以此為據,展現新貌,俾與國際司法接軌,切勿閉門造車,孤立於國際潮流之外,淪為冤獄賠償法制之國際孤兒。  

參、 ICCPR 之冤獄賠償法制核心準則

  ICCPR 既為冤獄賠償法制建構之國際主流準據,我國檢修現行法制,自有參酌其具體核心準則之必要。

一、核心準則之具體內涵

  歸納 ICCPR 第 14 條第 6 項規定國家冤獄賠償之具體核心準則殆有三則,亦即:國家冤獄賠償責任原則、構成冤獄賠償之積極事由,與國家免責之消極事由。簡述如次:

( 一 ) 國家冤獄賠償責任原則
   依該條項之規定,符合構成冤獄之積極事由,若別無消極事由存在,國家對冤獄被害人應依法負賠償責任,明定冤獄賠償責任之主體為國家,國家對冤獄被害人應負法定賠償責任,斯即國家冤獄賠償責任原則。簽署國若未依此國際人權公約制定國家冤獄賠償之相關法制,致使冤獄被害人無法據以求償者,即有背此原則而違反其國際義務,將因所謂「恥辱運動」 (mobilization of shame) 之發酵,成為國際社會交相譴責之標靶。

( 二 ) 構成冤獄之積極事由
   被告須證明其符合該條項所列舉的賠償積極事由,始被定位為「冤獄被害人」 (victims of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乃有請求國家依法賠償之資格。此之積極事由有三:
(1) 受終局定罪 (finally convicted of a criminal offense) 所謂「終局定罪」,指其定罪 (conviction) ,已用盡法定救濟手段,或已逾法定救濟時效,別無其它司法審查 (judicial reviews) 或上訴 (appeals) 救濟方法而確定者。至其被定之罪為重罪 (felonies) 或輕罪 (petty offenses) ,皆同。
(2) 因定罪而受罰 (subjected to punish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onviction) 所謂「因定罪而受罰」,只要被定罪而宣告其刑者,即可認為受罰 (a person suffers punishment as a result of a conviction when sentence is passed on him for the offense of which he is convicted) 。
(3) 以有新事實或發現新事實,確實顯示有誤判為由,而赦免或撤銷原定罪 ( pardoned or had the conviction reversed on the grounds that new or newly discovered facts showed that there had been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此項條件為「誤判」之核心概念,亦即,被定罪之被告嗣因新事實之提出或發現而推翻原終局定罪或經赦免者,始屬「誤判」。因此,若原定罪非因新事實之提出或發現而被撤銷,或係經總統行使元首特權,依<赦免法>規定赦免被告者,即非屬此之「誤判」。

( 三 ) 國家免責事由
   縱使符合前述三項賠償之積極事由,但若該可推翻原定罪之新事實,其未被即時揭露,係可歸責於被告本人者, ICPPR 將此特定事由,明定為國家得免賠償之事由,亦稱為冤獄賠償消極事由。至於該免責之消極事由,則由國家負舉證之責。  

肆、冤獄賠償之國際立法模式

綜觀無保留簽署 ICCPR 的聯合國 145 會員國,其有關國家冤獄賠償法制之立法模式,歸納之,殆可分成「直接繼受 ICCPR 規定」 (Incorporation of the Right to Compensation Directly into Domestic Law) 、「國家裁量賠償補充」 (A discretionary Right to Grant Compensation) 、「接受 ICCPR 任意議定書」 (Acceptance of the 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ICCPR) ,與「恩賜給付」 ( Ex Gratia Payments) 等四種主要模式,頗值我國研修現行冤獄賠償法之借鏡。爰簡析如次:

一、「直接繼受」模式

  國際社會公認最簡明有效的冤獄賠償立法模式,殆屬直接繼受 ICPPR 第 14(6) 條之規定,逕將該條文移植成為內國法之模式。採此種立法模式者,殆有英國、瑞典、冰島、香港、斯洛文尼亞 (Slovenia) 、阿塞拜彊 (Azerbaijian) 、烏克蘭、俄國等國。其中以英國為代表典型。

  查英國 1988 年的<刑事司法法> (criminal Justice Act, 1988) 第 33 章設有「誤判」專章,其第 133 條規定:「 經終局判決定罪之人,其後因有新事實或發見新事實, 毫無合理懷疑顯示 確有誤判而經撤銷原定罪或赦免者,除非該相關新事實之未及時揭露,全部或部分原因係可歸責該人者外, 國政大臣 對該因誤判而受罰之本人,其本人死亡者,對其代表人,應依法賠償其損害。」 (W hen a person has been convicted of a criminal offence and when subsequently his conviction has been reversed or he has been pardoned on the ground that a new or newly discovered fact shows beyond reasonable doub t that there has been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the Secretary of State shall pay compensation for the miscarriage of justice to the person who has suffered punishment as a result of such conviction or, if he is dead, to his personal representatives , unless the non-disclosure of the unknown fact was wholly or partly attributable to the person convicted. ) ,對照 ICCPR 第 14(6) 條之規定,該條除將「確實顯示」 (shows conclusively) 改為「 毫無合理懷疑顯示 」,受償主體除被告本人外,兼及本人死亡後之代表人 (personal representative) ,及國家賠償之主體定為國政大臣 (the Secretary of State) 等外,其餘法條用語皆相同。

  此外,同條其他各項尚規定:「冤獄賠償應由被害人向國政大臣提出申請,否則不予賠償」 ( No payment of compensation under this section shall be made unless an application for such compensation has been mad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採被害人申請之被動賠償方式;「由國政大臣審查其是否為適格求償人」 (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re is a right to compensation under this section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經審查認定適格,則由國政大臣指派一位專業估算人,決定其賠償額」 ( If the Secretary of State determines that there is a right to such compensation, the amount of the compensation shall be assessed by an assessor appoi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 未限制賠償額,但被指派之估算人決定賠償額時,須斟酌該冤判之處罰的嚴重性 (the severity of the punishment) 、調查該犯罪行為之妥當度 (conduct of the investigation) 、檢方之行為 (behavior of the prosecution) ,及該被害人之前科 (the previous convictions of the individual) 等因素。

二、「裁量賠償補充」模式

  為擴大賠償事由,並保留某種程度的賠償額控制,有些國家則採「賠償裁量」之補充立法模式,一方面擴充賠償情形,另一方面授權行政或司法機關,對賠償額設限,並擁有裁量權。此種補充立法模式,就賠償給付額而言,與前者模式相比,顯有限制,惟就得請求賠償情形以言,顯然較寬。採此模式者,殆有加拿大、紐西蘭、澳洲等國,其中以加拿大為代表典型。

  加拿大聯邦及各省於 1988 年在薩克屯市 (Sakastoon City) 召開聯邦及各省司法部長聯席會議 (Federal and Provincial Justice Ministers Meeting) ,頒布<聯邦暨各省有關賠償被誤判及違法監禁之人指引> (Federal- Provincial Guidelines on Compensation for Wrongfully Convicted and Imprisoned Persons) ,補充其實定法之缺失,落實實踐 ICCPR 有關誤判及違法監禁之規定,簡稱該<指引>為<馬尼托巴指引> (Manitoba Guidelines) 。

  首先,有鑑於加國<刑事法> (Criminal Code) 第 749(2) 條及 690(b) 之規定原從 ICCPR 第 14(6) 條之例,限定原終局定罪因有新事實而被撤銷改判無罪或赦免者,始得請求賠償,對於原審判有罪,嗣經上訴改判無罪或發回更審 檢察官撤回起訴 ,或經獨立調查(非以發現新事證而聲請再審),有確切證據認定該人未犯該罪,且該人對被起訴並無可歸責之事由等情形,依法卻不得求償,得為求償之情形過窄,顯有不足,爰特頒該<指引>,將上開情形納為得權衡賠償的事由內,以補缺漏。

   其次,冤獄被害人因誤判,其自由被剝奪,精神亦受折磨,名譽並遭損壞,賠償範圍,固不僅限金錢損失,尚擴及非金錢損害 (non-monetary damages) 的賠償,惟當時加國實定法對非金錢損害賠償額並未設限,唯恐賠償流於浮濫,徒增國庫負擔,該<指引>遂設 $100,000 元之賠償上限,以濟其窮。

  最後,為免賠償給付有失客觀,流於恣意,該<指引>復列舉以下具體考量因素,以供準確估算適當賠償額之參酌:喪失的自由 (loss of liberty) 、名譽的損害 (loss of reputation) 、屈辱貶黜 (humiliation and disgrace) 、所受傷痛 (pain and suffering) 、失去的生活享受 (loss of enjoyment of life) 、流失的潛在正常經驗 ( 如成家 ) (loss of potential normal experiences, such as starting a family) 、錯過的發展經驗 ( 如受教育或職能訓練 ) (other foregone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s, such as education or social learning in the normal workplace) 、喪失的公民權 (loss of civil right) 、錯失的社交 (loss of social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neighbors and family) 、在監被人凌虐 (physical assaults while in prison by fellow inmates and staff) 、在監被懲罰 ( 如監獄環境惡劣難受、禁見、禁食 ) (subjection to prison discipline, including extraordinary punishments imposed legally(the wrongfully convicted person might, understandably, find it harder to accept the prison environment), prison visitation and diet) 、自知其含冤坐監而被迫調適監牢生活 (accepting and adjusting to prison life, knowing that it was unjustly imposed) 、對請求人前途之影響 ( 如結婚之可能、社會地位、身心健康,及社會關係 ) (effects on the claimant's future, specifically the prospects of marriage, social statu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relations generally) 、被開釋後遭公眾人物、警察、媒體之品頭論足 (The effects of post acquittal statements by public figures, police officers and media) 等 14 款情狀。

三、「 ICCPR 任意議定書規定」模式

  查簽署 ICCPR 的 145 個國家中,有 105 國附加接受< ICCPR 任意議定書>,包括澳洲、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墨西哥、紐西蘭、挪威、葡萄牙、俄國、西班牙、南非、瑞典等國家。依該<任意議定書>第 2 條規定:「以不違反第一條規定為限,凡聲請其在公約規定下的任何權利遭受侵害的個人,如對可得運用的內國救援方法,已援用無遺,得以書面向委員會提出救濟聲請,由委員會審查。」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1, individuals who claim that any of their rights enumerated in the Covenant have been violated and who have exhausted all available domestic remedies may submit a written communication to the Committee for consideration.) ,接受該任意議定書國之國民,因冤獄受害,若其內國之法律救濟途徑已窮,得訴諸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由該會審查是否冤獄受害,決定責成該國賠償。因此,採用此模式之國家,冤獄被害人除依其內國冤獄救濟法制請求賠償救濟外,如未能遂意,尚得直接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訴求所屬國給予賠償,平添另一救濟管道。

  由於該人權委員會之決定對於被害人之本國政府並無法律拘束力,無法強制該國賠償,乍視之,不啻畫餅充飢,有名無實,似非有效救濟之道,惟實際上,該國因受國際同儕道德壓力,如不順從,恐將遭受戕害人權之嚴厲譴責,遺羞國際,得不償失,終將低頭接受人權委員會決定。如是,則此種模式要不失為一個有效救濟方法。

四、「恩賜給付」模式

  簽署 ICCPR 國家中,有部分國家雖然提供冤獄被害人得請求賠償之道,惟不認冤獄賠償係國家責任;國家之給付被害人,非基於被害人之請求權而來,純屬國家的恩賜,稱此為「恩賜給付」模式。質言之,只賦予冤獄被害人「尋求賠償之權利」 ( right to seek compensation) ,否認被害人有「接受賠償的權利」 ( right to receive compensation) ,將冤獄給付定位為國家「恩賜給付」 (Ex Gratia Payments) ,而非國家「賠償給付」 (legal compensation) 。採此者,殆以紐西蘭為代表典型。

   採此模式之特徵,厥在不以制定法之規定給予賠償,而係頒布具有行政規則性質的<指引>方式,考量個案不同情況,由國家酌予給付,以收控制冤獄給付之結構、時機及方式保持彈性之功效。

  恩賜給付之冤獄賠償模式雖屢遭「裁量權過大」、「程序不公開,有密室決定之嫌」、「將冤獄被害人之求償權扭曲為國家恩澤」、「造成矚目案件獲賠機會較大,默默無聞冤案賠償卻經常落空之怪象,流為選擇性給付,有欠公允」等嚴厲質疑,惟採此模式之紐西蘭仍堅稱,其本國所採的冤獄恩賜給付模式,已足以克盡履行 ICCPR 第 14(6) 條規定之義務 (The New Zealand government has explicitly confirmed that ex gratia payments are available as a remedy to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under Article 14(6)) 云云,迄今對該條規定猶持保留態度。  

伍、冤獄賠償立法模式之評議及啟示

  

綜上可知,聯合國簽署 ICCPR 之 154 當事國,除有 9 國對第 14(6) 條「冤獄賠償條款」採明確「保留」 (reservation) ( 如 Trinidad and Tobago, Malta, Guyana, Beliz, 及 Bangladesh 等 5 國皆以財務困難,礙難遵行為由,明確表示保留該條款;愛爾蘭原表示保留,晚近已撤回保留,採行英國模式),或表示「瞭解」 (understanding) ( 如紐西蘭及澳洲,以其國現行法已有相當的冤獄賠償規定,符合公約要求為詞,表示瞭解該條款意旨;美國則有政府免責理論之內國法制障礙,自行詮釋該條款意旨,致各州各行其是,迄今尚乏全國統一的冤獄賠償法制)外,其餘國家皆採上述四種主要立法模式之一,或兼採其中二種之混合模式,以踐履國家冤獄賠償之國際義務,利弊互見。

一、四種主要模式評議

  上述四種冤獄賠償法制主要模式,於茲已懸為國際主流立法範本,我國既亟思與國際主流法制接軌,俾免淪落為冤獄賠償法制之國際孤兒,自應見賢思齊,參酌修法。茲為我國作妥善抉擇計,爰對此四種主要立法模式再進一步評議如次,藉供卓酌。

(一)「直接繼受」模式之優缺點
   此種立法模式,實為 ICCPR 第 14(6) 條的內國翻版,採之者,適足以展現踐行公約保障冤獄被害人人權之誠意與具體作為,兼又有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之補充解釋,可資其內國法適用之參酌,具直接、簡明、有效之優點。惟該法界定冤獄賠償之情形,僅以原終局有罪裁判因發現新事證而被撤銷改判為無罪者為限,對於非有罪改判無罪 ( 如改判免訴或不受理 ) ,或因新事證以外之情形 ( 如經真相調查委員會調查 ) 而確認其為冤獄者,並不包括在內,致使所受冤獄索償無門,與國際公約保障人身自由之旨意有間,是其缺憾。

(二)「裁量賠償」模式之優缺點
   此種立法模式,賦與司法或行政機關裁量權,可收管控賠償預算之效能,是其優點,惟有冤獄,必有賠償,國家無裁量權;求償既為權利,應以填補所受損害為原則,賠償額不應七折八扣,賦予國家對求償權或賠償額有裁量權,且裁量基準不明,恐失公允,與 ICCPR 之旨意,尚有未洽,是其缺憾。

(三)「任意議定書規定」模式之優缺點
   此種立法模式,增加賦與冤獄被害人直接訴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決定之救濟補充管道,貫徹聯合國冤獄賠償之堅決旨意,是其優點,惟此救濟方法之有效性,繫乎內國之自省力及國際壓力之大小,終非法律正常救濟方法,且僅適用於任意議定書接受國,功能有限,是其缺憾。

(四)「恩賜給付」模式之優缺點
   此種立法模式,因將冤獄給付定位為國家對被害人之恩賜,允無立法詳定程序規範之必要,逕以<指引>等行政規則,就給付條件、時機、數額、方式,予以彈性規定即為足矣,立法技術及實務運作,堪稱簡便,是其優點;惟如前所述,此種模式恐有「裁量權過大」、「程序不公開,有黑箱作業」、「將冤獄被害人之求償權扭曲為國家恩澤」、「造成矚目案件獲賠機會較大,默默無聞冤案賠償卻經常落空之怪象,流為選擇性給付,有欠公允」等顧慮,是其缺憾。

二、香港、英國混合模式新立法之借鏡

  上述四種法制模式,既各有其長,亦互有其短。截長補短,去蕪存菁,採兼容並蓄的混合立法模式,殆為我國當今修訂冤獄賠償法採酌之最佳抉擇。香港及英國的冤獄賠償新制提供最佳借鏡。

  查香港 2004 年制頒的<人權條例> (Hong Kong Bill of Rights Ordinance) 第 383 章第 11(5) 條之立法模式,堪稱典範,頗值參酌。該條規定移植自 ICCPR 第 14(6) 同樣文字,作為冤獄賠償之積極與消極事由,顯採「直接繼受」之立法模式。嗣香港律政司復以類似<指引>之方式公告:「凡未符合<人權條例>第 383 章第 11(5) 條規定之冤獄賠償請求事件,自動轉換為恩賜給付請求事件,由司法機關裁決給予恩惠給付。」云云,又兼採「恩惠給付」模式。此類「恩賜給付」請求事件,包括因檢察官不當行為、警察隱匿證據,及司法官的不法行為所致之羈押等情形。

  由此觀之,香港冤獄賠償法制,顯採「直接繼受」為主,「恩惠給付」為輔之混合立法模式。晚近,英國更進一步兼採「直接繼受」、「恩惠給付」及「接受任意議定書規定」等三種混合立法模式,其冤獄賠償法制臻於完備,堪為國際典範,值得借鏡。

三、比較法制之啟示

  熟悉國際人權進展趨勢者皆知,國際公約有關人權保障之規定,只不過是將國際社會公認的基本人權及自由保障作基本的要求而已,絕非人權保障之終極指標。英國、加拿大、香港等冤獄賠償新制之一再提昇精進,已超越 ICCPR 第 14(6) 條規定之基本要求,即屬明證。

  考 ICCPR 第 14(6) 條有關冤獄賠償之規定,及其他相類的國際公約規定 ( 如歐洲公約議定書第 3 條、羅馬公約第 75 條、美國公約第 10 條 ) ,皆只在宣示一項基本人權保障的國際要求:人身自由及人格尊嚴為國際肯認之基本人權,因 司法誤判 被定罪之人 依法請求 給予 修補之權利 ( people who have been convicted as a result of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have the right to repa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 ,斯即冤獄賠償之論據 (the rationale for the right to compensation for miscarriage of justice) 。

  此之所謂「司法誤判」,乃指「因司法程序之某些嚴重失靈而致被定罪人遭受重大傷害」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is “ some serious failure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involving grave prejudice to the convicted person”. 參閱 Council of Europe, explanatory report on Protocol No. 7 to th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 而言。

  此之所謂「依法」,乃指國家有制頒法律,規定賠償司法誤判被害人之義務 (The requirement that compensation is to be granted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means that state must enact laws provide compensation to victims of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 Human rights Committee General Comment 13, para. 18 〕。基此,建構本國的冤獄賠償法制乃國際人權公約之敕命,任何國家,不得以其國無法律依據為由,拒絕冤獄賠償 (A state is not relieved of its obligation to pay compensation for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because there is no law or procedure governing compensation for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The state remains bound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

  此之所謂「請求修補之權利」,不以請求金錢賠償為限,尚包括回復原狀 (restitution) 、社會重生 (rehabilitation) 、名譽回復 (satisfaction) ,及擔保不再重演誤判 (guarantees of non-repetition) 等救濟方法。(參閱 Draft Basic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on the Right to Reparation of Victims of Gross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UN doc.: E/CN.4/1977/104. )

  為與國際主流法制接軌,我國此次研修冤獄賠償法,不應故步自封,僵化苦守公約文義,洵應依<兩公約施行法>第 3 條「 適用兩公約規定,應參照其立法意旨及兩公約人權事務委員會之解釋 」 之 規定,深入體察 ICCPR 第 14(6) 條上述的立法真諦,用以宏觀精進我國 冤獄賠償法制 。

  綜此,傳統冤獄賠償法制允宜從新定位,更名為<刑事司法誤判救濟法>,擴大賠償事由、擴張賠償範圍、簡化聲請程序,以嶄新之姿,再返新世紀。該新法至少應涵括:立法目的、司法誤判之定義及其認定程序、司法誤判之修補 ( 包括金錢賠錢、免費職業訓練、補習教育、心靈輔導、家庭重建之協助、社會回歸之協助等 ) 、聲請修補之程序等核心規定。

陸、結論

  保障個人尊嚴與自由,乃現代法治國家之天職。當信誓旦旦以正義為圭臬之刑事司法制度,因失靈 (failure) 而誤判,對個人造成不正義 (injustice) ,就該個人而言,即是被剝奪正當法律程序 (due process of law) 之權利,社會信心亦同受打擊。國家對此,即應適時回應,採取補救行動-恢復該人之自由,並給以賠償。此乃國際人權法之誡命。因此,建構一套可行有效的司法誤判救濟法制,已然成為現代法治國家不可旁貸的國際義務。

  我國雖早在半世紀前即制定有<冤獄賠償法>,對冤獄被害人提供金錢賠償,惟該法之具體規定,屢經司法院大法官審查檢驗,宣告部分條文有悖比例原則或平等原則之違憲;而該法原是傳統法學思維之產物,與現代國際人權公約的要旨與精神是否悉相契合,亦亟待澈底檢視、修正。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故大法官 Louis Brandeis 曾說:「若要人民崇尚法律,首須使法律能讓人尊敬」 (If we desire respect for the law, we must first make the law respectable.) 。唯具有品質的法律始能讓人尊敬,與人權保障攸關的法律,尤然。唯有契合國際人權公約基本原則之內國法,始被認為具有法律應有的品質 (quality of law) 。因此,茲值全面檢修與尊嚴自由基本人權息息相關的我國現行冤獄賠償法制之際,吾人深盼能勇於告別傳統框架,勿自限思維格局,孤立於國際冤獄賠償法制潮流之外,洵應善體相關國際人權公約之精髓,借鏡外國先進立法例,宏觀開闊,精進我國刑事司法誤判之救濟法制,使具法律應有品質,博得人民崇敬,並與國際潮流齊頭並進。區區心意,爰有本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