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紙主題檢索分析台灣氣候變遷政策之發展

環保署中區毒災應變諮詢中心/主任 洪肇嘉

摘要

   工業革命後人口快速增長、社會經濟與科技迅速發展,人類對地球生態影響擴大、資源濫用及破壞、大量地製造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不僅造成發生氣候暖化及極端氣候加劇,加速全球環境變遷,可能造成適應脆弱地區的社會經濟問題,加劇區域性水資源爭奪問題,更可能造成饑荒、疾病漫延、氣候難民增加等等的問題。本研究從分析聯合報、中國時報及經濟日報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報導主題之檢索,從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制定「京都議定書」、1998年5月台灣舉辦「全國能源會議」、2001年因美國布希政府宣布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及全國能源會議之召開、2007年高爾及跨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獲諾貝爾和平獎、2009年因極端氣候慘創台灣之莫拉克風災,從報導數成長及國內外之重大事件的增加可見氣候變遷議題益為重要。

  我國參與Comparing Climate Change Policy Networks (COMPON)計畫調查關於全球氣候變遷的社會學習與構成的過程之社會因素,並且跨國比較不同國家的氣候變遷政策回應,以研究全球與國家關於氣候變遷政策制定過程的認知模式。初步從關鍵字「(氣候變化OR氣候變遷)OR京都議定書OR全球暖化」統計檢索,後依COMPON Media Analysis(2009/10/20版)分類方法將文章照報導時間、版別、涉及主題(生態/氣象學、政策制定、經濟或能源利益、文化、科技、市民社會)涉及層級(Local:鄉鎮區、State/Prefecture:縣或州、National:國家、Regional:二國以上,或區域組織、Global:世界,或全球組織)等分類統計,再進行政策網絡分析。

  台灣於2007-2008年間報導分析政策討論以能源(21%)、溫室氣體減量(19%)、經濟/市場衝擊(11%)、適應及災害預防(9%)、及極端氣候(%)為主,進行中之政策也以能源政策(26%)、溫室氣體減量活動(19%)、溫室氣體減量政策(14%)、碳交易(1%)、及綠能工業(13%)為主。政策網絡分析顯示的台灣與國際聯結似仍不足,與一般認知不同;政策之制定多來自國內事件及驅動力;國內之非政府組織(NGO)似尚未扮演應有角色;台灣公民社會似尚未能建立影響政策制定。未來研究將以COMPON問卷從政策網絡調查包括我國不同層級組織的領導人(政府機構、政黨、企業、公會與非政府組織),及具有影響力的團體之氣候變遷的政治活動。

關鍵字:台灣氣候變遷政策、COMPON、報導分析、政策網絡分析。

一、緣起

  工業革命後人口快速增長、社會經濟與科技迅速發展,人類對地球生態影響擴大、資源濫用及破壞、大量地製造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不僅造成發生氣候暖化及極端氣候加劇,加速全球環境變遷,可能造成適應脆弱地區的社會經濟問題,加劇區域性水資源爭奪問題,更可能造成饑荒、疾病漫延、氣候難民增加等等的問題。而從在1960年代人類警覺到對地球生態的影響及可能無法恢復之破壞,於是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人類環境會議(The 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並發表通過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喚醒人類保護我們唯一且僅有之生存關鍵--地球,並設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al Program, UNEP)。復於1985年於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保護臭氧層外交大會簽訂『維也納公約』,進一步體會共同努力之須需要,1987年延續維也納公約理念,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召集通過『蒙特婁公約』,實施全球保護行動。1992年,聯合國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又稱為地球高峰會議(Earth Summit),通過廿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將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精神規劃為各國具體的行動方案。1992年各國簽署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al Framework Convention of Climate Change),在1997年參加國在日本京都會議制定「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墊定溫室氣體管制之行動, 2009年12月於哥本哈根舉行締約國第15次會議,同意2020年之減量目標。近30幾年來所舉行的各種大大小小環境會議顯示全球變遷相關議題早已成為全球注目的重大議題之ㄧ。

  以最近備受重視之氣候暖化之後果來說,可能造成適應脆弱地區的社會經濟問題,尤其是低緯度地區、乾旱地區 (如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及小島地區,其饑荒及淹沒風險及人數皆大量增加。氣候變遷也可能導致糧食與林業貿易流向改變,開發中國家增加及依賴從已開發國的進口。氣候變遷的「適應」策略可包括增加收入、教育水準、科技、改善公共食物分佈、災害準備和管理、健康照顧系統,代表政府系統應變的能力及於氣候變遷的衝擊可處理的變化,需及時投入相當的經濟與科技,中高緯度及已開發國家經濟狀況較佳,可能因而受益;低緯度及發展中國家經濟現況較差因而適應選項有限,也易遭受負面效應。(盧虎生,2008)

  本研究目的為檢索分析國內三份主要報紙聯合報、經濟日報及中國時報,以「(氣候變化OR氣候變遷)OR京都議定書OR全球暖化」為關鍵字,搭配Taiwan COMPON之研究方法,從報導數對照國內外之重大事件,分析近年來國內對於氣候變遷議題之態勢及政策發展發展,未來將配合進行跨國資料比較與分析,統合國際連接、政策網路、議題整合及情境評估,比較分析各國氣候變遷議題及政策,以及氣候變遷政策與能源、社經及人口政策之關聯,並解析國家、群組及全球策略之走向,作為策略情境比較及建議我國策略規劃之依據。

二、文獻回顧

   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成員,但身為地球村之一員,為善盡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及防範國際政治或貿易之不利影響,向來遵守國際環境公約之規範。1992年5月我國為因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及其他國際協定,行政院成立跨部會之「全球環境變遷工作小組」為部長層級(minister level)推動之事務工作;1994 年8 月行政院擴編小組、提升為「全球環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包括「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工作分組」。近年我國為掌握全球永續發展進展快速之國際契機、統合國內永續發展相關事務,1997 年8 月將小組擴升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設「大氣保護與能源工作分組」負責「蒙特婁議定書」及「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9 年提升由副院長層級(vice premier level)擔任主任委員。(國家通訊,2002)

行政院負責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之因應事務,主要部門為:

(1)環保署:負責推動有關氣候變遷之溫室氣體減量、國際參與、策略及立法,並負責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大氣保護與能源工作分組」。
(2)國科會:負責推動有關氣候變遷之研究及溫室氣體減量回收技術開發。
(3)經濟部:分別由所屬之能源委員會負責推動調整能源結構、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及淨潔能源;另由所屬之工業局推動各項節約能源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措施。
(4)農委會:負責推動造林及減緩農業部門甲烷、氧化亞氮排放。

  這些過去工作著重於溫室氣體減量,著墨「調適策略」不多,國際經驗顯示「調適」需跨領域、跨部門的整合,除了掌管排放的幾個部門外,調適政策的考量需包括經建、交通運輸、內政教育、公衛健康等。(台灣氣候變遷調適資訊平台,2009)

  人類發展過程、民主化和經濟成長與全球化穩健地改變全球體系,我們必須認清持續成長是社會公平更好的關鍵,現在增加世界環境負擔遠超過人口及經濟成長,因此需透過三個因素持續因應:持續經濟成長和人類發展、保護和擴大社會資本,強調社會公平及保護自然環境 (Hughes & Johnston, 2005) 。進一步的發展持續策略必須事前評估不同的政策及分析:(1) 確定具體政策,以實現明確目標;(2)使用分析工具評估政策干預之影響;(3)建構符合新興策略和分析能力工具的方案計畫;(4)審查全球未來可能適用與不適用的策略及其政策措施。(Hughes & Johnston, 2005)

  鑒於全球變遷的重要性,綜合預測需考慮未來努力的方向--環境及社會政治制度,最好是兩者兼具。預測也需注意技術、人口和經濟的驅動因素,影響及環境或在社會政治制度,並提供廣泛又綜合的未來藍圖 (Hughes & Hillebrand, 2006) 。在環境領域裡,過去四次IPCC的報告清楚且整合的分析了氣候變遷之成因及人類之影響,在納入數百位科學家的資料,以多種模擬工具分析和描繪未來之情景,也提出一些適應及減量排放之策略方向。

  在分析社會政治領域情況趨向常涉及許多環境要素,主要潛在參與者的變化性/不確定性大,儘管我考慮了相當的議題和地理區域,未來情勢可能是一個許多元素的拼湊物:

(1)民主和平:民主規範占主導地位,可建立沒有對立的意識形態衝突和國家間政之合作。
(2)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全球經濟危機或其他因素可能導致民族主義的興起和區域權力阻礙。
(3)全球化的勝利:在技術快速進步和全球經濟增長,在發展中國家創造了比開發國家更大的經濟發展空間。
(4)分裂和混亂:當危險技術的擴散,全球化進程的崩潰,環境危機可能會因而增加。(Hughes & Hillebrand, 2006)

   分析能否激發政策整合:包括投資研究、環保技術開發、人力資本發展,可指向「三贏」的可持續發展機會,同時有益人類的發展、社會資本和社會經濟公平和資源有效利用,在歐盟和其他地方已提出一些倡議。(Hughes & Johnston, 2005)

  本研究是全球變遷研究之國際人文社會面向(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 Program, IHDP)底下,COMPON計畫 (COMparing Climate Change POlicy Networks) 調查關於全球氣候變遷的社會學習與構成的過程之社會因素,並且對於不同國家的氣候變遷政策回應進行跨國比較,並且研究全球與一些主要國家關於氣候變遷政策制定過程的認知模式。COMPON政策網絡研究範圍也包括訪談各國不同層級組織的領導人(政府機構、政黨、企業、公會與非政府組織),以及其他具有影響力的團體相關氣候變遷的政治活動。

  隨著廿一世紀議程(Agenda 21)所倡導,COMPON假設各政府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從企業到非政府組織)的立場,將對相關氣候變遷產生更有效的政策回應。而COMPON計畫為了檢驗其假設,計劃展開政策網絡分析,目前包括17個參加國家:台灣、日本、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荷蘭、奧地利、瑞典、英國和希臘等以及其他國家。各國不同情況下,研究小組將使用網絡調查工具收集在網路及各層級組織的數據資料,而研究所形成的國家中心與公共資料庫結果將成為當前與未來的學術研究

  國家策略情境評估較常見者如美國丹佛大學Hughes教授由World 3 模式發展為International Futures(IFs),提供特定國家、區域及全球思考長期未來的教育工具,現在使用在分析政策方針。IFs協助了解世界的現狀(探索發展趨勢、學習關於全球系統動態)與思考未來(目標闡明/優先權、發展關於未來的替代方案)(International Futures, 2009)。自1980年以來IFs已經發展了四代,目前則是第五代。第五代模式也由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USNIC)支持作為評估2020年世界局勢分析比較不同情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作為評估全球環境展望(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之用,歐盟、中國、印度及韓國都以其為工具進行未來世界發展情景評估,其主要研究問題為:

(1)目前是局的變化引領至何處?(情境發展)
(2)希望看到何種未來?(可能情境)
(3)有多少運作空間(槓桿)?(可能影響因子)

  IFs整合模擬提供:(1)用一個具一致性的架構比較兩者(兩國)政策手段影響的能力;(2)探索政策干預的第二與第三影響的可能性;(3)在政策方案中,研究合作與矛盾相互影響的選擇方案。這樣一個整合模擬系統,分析各國政策倡議的整合,包括對投資研究、環保技術開發、人力資本發展,可以指向「三贏」的可持續發展機會,同時受益人於類發展、社會資本和社會經濟公平和資源有效利用,更具體的說,IFs希望探討一些已經在歐盟和其他地方提出的倡議。(Hughes & Johnston, 2005)
IFs模擬情況指出下一個100年經濟和社會有戲劇般變化:

(1)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增加11倍,市場購買力增加6倍。
(2) 世界人口2070年將達到高峰約90億。
(3) 全球社會和經濟權益大幅增加,全球基尼指數下降到約0.4。
(4) 排放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將有重大轉變成再生能源。(Hughes & Johnston, 2005)

三、研究方法

  本計畫針對國內發行量較大之報紙,聯合報、中國時報及經濟日報之報導相關報導為主,進行內容分析、標題彙整及報導次數統計。因蘋果日報資料庫完整度不夠 (僅2003年5月迄今) ,故未選為統計之報紙樣本選擇。檢索資料庫使用「聯合知識庫」及「中時新聞資料庫」,關鍵字設為「(氣候變化OR氣候變遷)OR京都議定書OR全球暖化」,進行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之統計。經檢索後依COMPON Media Analysis(2009/10/20版)分類方法將文章照報導時間、版別、涉及主題、涉及層級等分類統計,分別為:

(1)生態/氣象學:涉及動植物、生物多樣性以及棲息地,或者報導天候事件,如熱浪、乾旱、水災與氣候趨勢等。
(2) 政策制定:不同層級治理的相關人、過程與陳述,包含國際、國內、反對黨、行政機關、第三部門(接受政府委辦的非政府機構)、地方政府。
(3) 經濟或能源利益:涉及工商業、市場、工商團體、工商業倡議或遊說、特定產品或相關對外發言、能源利益,包含對於社會的經濟衝擊
(4) 文化:涉及生活型態、個人或團體生活與活動、消費型態以及流行文化 (電影、書籍、名人),包含氣候變遷對於生活型態的衝擊。
(5) 科技:科技的發現、基礎與新研究,科學報告、應用科技與新技術的釋出,包含任何科學發現、科學變遷與科學報告。
(6) 市民社會:法律陳述、遊行示威、民間倡議,包含展演、直接行動、郵件連署,以及大眾意見調查、消費報告等。

  涉及層級為:Local:鄉鎮區以下;State/Prefecture:縣或州;  National:國家; Regional:二國以上,或區域組織; Global:世界,或全球組織。媒體分析以COMPON分類方式,分別進行一、二及三級,將統計資訊進一步處理及分析,並比較分析時間事件,以瞭解相關性。最後並將資訊納入Discourse Network Analysis (DNA) (Leifeld, 2009), 分析報導之行為者(Actor )及組織(Organization)及分類(Category),並再使用網路分析軟體 UCINet進行關聯分析,最後再從媒體報導角度討論及分析我國之氣候變遷政策發展。

四、結果與討論

  年12月之相關報導文章進行收集,經檢索後依COMPON Media Analysis分類方法將文章照報導時間、版別、涉及主題、涉及層級等分類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4.1從報導看台灣對全球暖化之反應

  本研究利用國內發行量較大且有電子資料庫之三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及經濟日報報導文章資料,對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之相關報導文章進行收集,經檢索後依COMPON Media Analysis分類方法將文章照報導時間、版別、主題、層級等分類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1)以(「氣候變化」or「氣候變遷」)or 「全球暖化」or 「京都議定書」搜尋聯合報、中國時報及經濟日報等電子資料庫1997年至2008年報導文章總數皆超過2000筆,其中以中國時報最多,其次為聯合報,最後為經濟日報。
(2) 1997年前相關報導較少,1997年起增加,原因如12月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參加國於日本京都制定「京都議定書」;1998年5月台灣國內舉辦「全國能源會議」;2001年因美國布希政府宣布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而產生聲浪;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及舉辦「全國能源會議」;2007年高爾及IPCC榮獲諾貝爾獎、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2008年美國及台灣新政府上任;2009年侵襲台灣造成災難之莫拉克颱風及12月之哥本哈根氣候談判;這期間受國內外重大事件影響,三報報導量均明顯成長。從報導文章數成長及主要事件,整理出表4.1之國內外之重大事件表對照,國內報導乃配合國內外之之趨勢,對於環境議題之意識逐漸抬頭且受重視。由三報各月份之總統計顯示,4月份之總報導數為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每年4月22日為「地球日」之故。
(3) 與COMPON參加國之新聞報導比較,各國在1997年至2008年事件數及變化與國際及各國國內事件大致類似,我國在2009年之報導增加與中國、日本及韓國等趨勢相近,美歐各國則在2007年達高峰,是否東亞國家在氣候變遷之因應較為遲緩之故,仍待後續觀察。

表1 重大環境事件時間表(1997-2009)

1997

12月è

簽訂「京都議定書」

1998

5月è

全國能源會議

11月è

聯合國全球氣候會議

2001

3月è

布希政府:拒批准「京都議定書」

2005

2月è

「京都議定書」生效

 

6月è

全國能源會議

2006

2月è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2007

4月è

世界地球日422受到重視

9月è

高爾來台

10月è

高爾、IPCC獲諾貝爾和平獎

2008

1月
5月
12月

美國歐巴馬政府
,台灣新政府
哥本哈根氣候談判

2009

8月

莫拉克颱風帶來超量豪雨釀災

4.2從報導分析台灣近年的發展

  第二層媒體分析刪除重複、廣告、公告、無具體內容等非相關文章再進行編碼。結果如下:

(1) 報導主要涉及六大主題以「政策制定」(Policymaking)為最多;其次依序為「經濟或能源利益」、「文化」、「生態/氣象學」、「科技」、「市民社會」。經濟日報因其特性之故,文章涉及主題以「經濟或能源利益」為最多,其次為「政策制定」,在2007-2008年間,「經濟或能源利益」類型新聞佔47%近一半。。如圖2所示。
(2) 報導涉及政治層級以「國家」為最多,其次依序為「鄉鎮區以下」、「縣或州」、「世界或全球組織」、「兩國以上或區域組織」,如圖3.所示。
(3) 總之,台灣2007-2008年間相關氣候政策以「國家」為主要涉及層級,報章則以「政策制定」為主要內容。2008年的主要涉及層級中,「政策制定」數量開始稍增,推估和2008大選結果有關:政黨輪替致使新政府與各階層治理人,提出相關減碳目標和能源管理政策。此外,馬政府提出「節能減碳」的概念,也讓此年度的新聞出現大量「節能」、「綠色生活」等訊息。
(4) 比較台灣與韓國之COMPON媒體分析,在主要涉及主題部份,台灣與韓國皆是以涉及「政策制定」相關文章為最多,其次為「經濟或能源利益」,而「市民社會」涉及報導為最多,如圖4所示。比較台灣與韓國媒體資料,得知台灣與韓國報導文章內容皆是以涉及「國家」政治層級(國內及世界各國之報導)之相關報導為最多,韓國報導以涉及「世界或全球組織」及區域居次,而台灣則以「鄉鎮區以下」、「縣或州」及「世界或全球組織」居次,可見韓國與台灣在報導關心層次不同,韓國較重視全球及區域之全球暖化議題,台灣則較以本土為主。是否因台灣近年推動本土化,以致缺乏國際視野,還待研究觀察?

圖2 報導涉及政策、經濟能源利益、文化等主題比較圖

圖3 報導涉及全球、國家及地方層級比較圖

圖4. 台灣與韓國(2007-2008)新聞報導涉及主題比較圖

圖5 台灣與韓國報導(2007-2008)涉及層級比較圖

  分析台灣2007-2008年報導之政策討論議題以能源(21%)、溫室氣體減量(19%)、經濟/市場衝擊(11%)、適應及災害預防(9%)、及極端氣候(%)為主,進行中之政策也以能源政策(26%)、溫室氣體減量活動(19%)、溫室氣體減量政策(14%)、碳交易(1%)、及綠能工業(13%)為主。從報導分析關聯行動者(actor)/組織(organization)及議題,可從聯接線數量觀察其關係,2007年有33%2008年有29%之報導新聞來源自國外,如我國外聯合國組織IPCC,UNFCCC等主要團體及國內機關環保署、經濟部及總統府及農委會之報導較多;國外及國內之學術機構之報導數字相當;對一些國家如美國、中國、日本及澳洲等報導明顯多於國際區域組織如APEC,ASEAN等;個人如高爾與國內人士及NGO組織之報導也不多。此外,全球暖化影響及本地之生態、生活及文化之報導也明顯少於各種相應之政策制定、能源利益、工商發展及天氣影響等等。初步之政策網絡分析顯示與一般認知不同台灣與國際聯結似仍不足;而政策,制定多來自國內事件及驅動力;國內之非政府組織(NGO)似尚未扮演應有角色;台灣公民社會似尚未能建立影響政策制定 (Horng et. al, 2010)。未來研究將以COMPON問卷從政策網絡調查包括我國不同層級組織的領導人(政府機構、政黨、企業、公會與非政府組織),及具有影響力的團體之氣候變遷的政治活動。

圖6 台灣2007-2008新聞報導之初步網路分析結果圖

4.2從台灣看全球治理策略發展

  2000年DeVries使用IMAGE探討21世紀情景之溫室氣體排放,主要能源使用於2050年達高峰,是1990年的2倍。而人口、經濟生產力、技術轉移、能源使用及供應的高科技創新可將2050年的排放量降低。土地使用有關之排放亦有相同趨勢。總CO2排放於2040年達12.8CTC/yr為最高峰,其他GHG如甲烷及氧化亞氮等亦類似,而可預期在2100年時大氣中CO2濃度會達到600ppm,高科技創新及有效的全球治理將是能否公平解決環境議題之關鍵?找出全球共識之氣候政策應是目前人類避免危險干擾氣候系統的必需(DeVries et.al, 2000)。

   IFS可比較全球發展策略的永續走向,將台灣資料納入模式在經濟、能源、人口及碳排放量之世界與各群組國家發展情境之分析比較(Hughes and Johnson(2005)。根據IFS預測台灣之人口、碳排放量在2030年達高峰,至2055年回歸至2005年水準,經濟能源 / GDP則可持續發展至接近美洲國家的水準台灣人口2055年增量為9.7%亦不及世界平均46.9%與亞洲平均38.6%。IFS預估世界人口在2030及2055年持續增加,在2030年達高鋒後降低的只有歐洲國家及台灣。

表2.  IFS預測台灣與各洲平均人口增長比較表

人口增長(百萬)

 

2005

2030

2055

增減%

全球

6434

8228

9451

46.9%

非洲

905.3

1522

2190

141.9%

美洲

888

1104

1213

36.6%

亞洲、大洋洲

3914

4904

5425

38.6%

歐洲

726.4

697.8

622.1

-14.4%

台灣

23.53

26.5

25.63

9.7%

越先進國家經濟

  綜合指數越高,2005台灣經濟綜合指數雖不如全世界及亞洲的平均值,IFS推估台灣的經濟綜合指數逐漸增加並於2055年超越全世界及亞洲平均,僅次於歐美國家,經濟綜合指數是2005年的2.73倍。

表3. IFS預測台灣與各洲平均經濟綜合指數比較表


經濟綜合指數

 

2005

2030

2055

增減%

全球

18.12

25.59

28.38

56.6%

非洲

13.64

16.64

15.04

10.3%

美洲

14.1

26.46

34

141.1%

亞洲、大洋洲

10.38

18.72

22.8

119.7%

歐洲

32.99

39.8

41.31

25.2%

台灣

8.407

17.37

31.42

273.7%

  能源需求對GDP的比值越少表示國家越有效利用能源,台灣的能源需求對GDP的比值較世界及亞洲低且逐年減低。2055年減少值為64.5%大於世界平均61.5%但小於亞洲平均67.3%。與使用能源息息相關之每年平均碳排放量,世界各國於2005年至2030年皆增加呈現高峰後降低,推估台灣的排放量在2030年高鋒亦於2055年降至與2005 差不多,世界平均值則增加21.8%及亞洲平均增加39.5%。
表4 IFS預測台灣與各洲平均能源需求/GDP比較表:


能源需求/GDP

 

2005

2030

2055

增減%

全球

2.07

1.444

0.796

-61.5%

非洲

4.357

2.961

1.391

-68.1%

美洲

1.801

1.222

0.709

-60.6&

亞洲、大洋洲

2.541

1.649

0.83

-67.3%

歐洲

1.749

1.178

0.659

-62.3%

台灣

2.02

1.237

0.717

-64.5%


表5 IFS預測台灣與各洲每年平均碳排放量比較表


每年平均碳排放量(十億噸)

 

2005

2030

2055

增減%

全球

7.513

12.05

9.154

21.80%

非洲

0.348

0.71

0.935

168.70%

美洲

2.467

3.462

2.71

9.90%

亞洲、大洋洲

3.152

6.196

4.397

39.50%

歐洲

1.546

1.683

1.113

-28.00%

台灣

0.072

0.092

0.073

1.40%

  不論是IMAGE或IFS探討21世紀情景時都預估溫室氣體排放配合主要能源使用,將於2050年達高峰,是1990年的2倍。而人口、經濟生產力、技術轉移、能源使用及供應的高科技創新可將2050年的能源及與土地使用有關排放量降低。面對世界將於2100年時大氣CO2濃度會達到600ppm,台灣應如何應對?雖然過去有些研究指出高科技創新及有效的全球治理將是能否公平解決環境議題之關鍵,現在全球也努力達成共識之氣候政策(如哥本哈根共識),目前人類要避免持續危險地干擾氣候系統,以免造成對世界各國及人類之危害,臺灣非聯合國之ㄧ員,如何在已有之高科技產業之發展下,持續扮演適當角色,近則避免災難,遠則貢獻於地球維生系統保護,在在都有待我們共同研究、商議及討論。

五、結論與未來發展

5.1結論

從分析我國主要媒體於1997至2009之全球暖化報導及以IFS模式預測我國未來發展,獲致結論如下:

(1) 1997至2009報導全球暖化之數量明顯成長,國內報導因應全球之趨勢,對於環境議題之意識逐漸抬頭、受重視。報導文章內容主要涉及主題以「政策制定」相關為最多;其次依序為「經濟或能源利益」、「文化」、「生態/氣象學」、「科技」、「市民社會」。而經濟日報因其特性之故,主題以「經濟或能源利益」為最多,其次為「政策制定」。主要涉及政治層級以「國家」為最多,其次依序為「鄉鎮區以下」、「縣或州」、「世界或全球組織」、「兩國以上或區域組織」。得知台灣2007-2008年間相關氣候政策以「國家」為主要涉及層級,報章則以「政策制定」為主要內容。
(2) 比較台灣與韓國之COMPON媒體分析,在涉及主題部份皆「政策制定」最多,其次為「經濟或能源利益」,而「市民社會」涉及報導為最多。也皆是以涉及「國家」政治層級(國內及世界各國之報導)之相關報導為最多,韓國報導以涉及「世界或全球組織」及區域居次,而台灣則以「鄉鎮區以下」、「縣或州」及「世界或全球組織」居次,可見韓國與台灣在報導關心層次之不同,韓國較重視全球及區域之全球暖化議題,台灣則較以本土為主。是否因台灣近年推動本土化,以致缺乏國際視野,還待研究觀察?
(3) 分析台灣2007-2008年報導之政策討論議題以能源(21%)、溫室氣體減量(19%)、經濟/市場衝擊(11%)、適應及災害預防(9%)、及極端氣候(%)為主,政策進程也以能源政策(26%)、溫室氣體減量活動(19%)、溫室氣體減量政策(14%)、碳交易(1%)、及綠能工業(13%)為主。初步之政策網絡分析顯示與台灣與國際聯結似仍不足;而政策制定多來自國內事件及驅動力;國內之非政府組織(NGO)似尚未扮演應有角色;台灣公民社會也似未能能建立影響政策制定。
(4) 以IFS模式推估台灣之未來發展與各洲之平均發展比較,台灣經濟綜合指數將逐漸增加,於2055年超越全世界及亞洲平均,僅次於歐美國家,是2005年的2.73倍;台灣的能源需求/GDP值較世界及亞洲低且逐年下降,2055年減少值64.5%大於世界平均61.5%但小於亞洲平均67.3%;台灣人口2055年增量為9.7%遠不及世界平均46.9%與亞洲平均38.6%,在2030年達高鋒後降低的只有歐洲國家及台灣;台灣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達高峰,於2055年可降至2005年水準,世界平均值則增加21.8%及亞洲平均增加39.5%。總之,預測台灣之人口及碳排放量在2030年達高峰,2055年皆將回歸至2005年水準,經濟能源 / GDP則可持續發展至接近美洲國家的水準。

   未來研究將配合Taiwan COMPON問卷調查,訪查資料蒐集及評量,從政策網絡調查包括我國不同層級組織的領導人(政府機構、政黨、企業、公會與非政府組織),及具有影響力的團體之氣候變遷的政治活動,再從網路之計量分析,嘗試架構如IFS之本土系統動態模型,以進行策略情境的發展與評估,整合不同子計畫之研究成果,並與國際現有策略進行比較分析,以探討我國在全球政策之立足與角色,便利於提出國內政策發展建議之參考。

六、參考文獻

  1. Hughes B. B. and E. E. Hillebrand, 2006, Exploring and Shaping International Futures, Paradigm Publishers, Boulder. London.
  2. Hughes Barry B. & P.D. Johnston, 2005, Sustainable Futures: Policie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Futures 37, P.813-831.
  3. International Futures (IFs), 2009, http://www.ifs.du.edu/
  4. National Geographic, 2009, Earth Pulse: State of the Earth 2010,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United States.
  5. Sun-Jin Yun and Do-Wan Ku, 2009, Media Analysis of News Articles on the Climate Change by Major Korean Mass Media Outlets, Hsinchu, Taiwan.
  6. United Nations, 1998, KYOTO PROTOCOL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ited Nations.
  7. Leifeld, P., 2009, Discourse Network Analysis, COMPON Owrkshop, IHDP Open Meeint 2009, Bonn, 26 April, 2009.
  8. Horng, J.-J., Lin, T.L., Lee, H.-C., 2010, Taiwan COMPON Interim Report, COMPON 4th Work Meeting at Paris, March 21-24, 2010.
  9. 台灣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2009,http://www.tri.org.tw/unfccc/Unfccc/UNFCCC02.htm
  10. 台灣氣候變遷調適資訊平台,2010,http://climate.cier.edu.tw/index.asp
  1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推動地方永續發展計畫」專案管?計畫,P1-3台北市。
  1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2,2002國家通訊UNFCCC 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北市。
  13. 李岳芳,2004,台灣地區環境資源管理及議題之演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4.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資訊網,2009,http://sd.erl.itri.org.tw/fccc/ch/intro/intro_3.htm
  15. 能源產業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協議資訊網,2009,經濟部能源局,http://verity.erl.itri.org.tw/ghg_va/。
  16. 許晃雄,1998,人為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tmospheric Action Network East Asia,環保聯盟。
  17. 楊之遠,1992,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之角色與任務,環境教育季刊,37,P18-24,
  18. 盧虎生,2008,『全球暖化對糧食、纖維及森林之影響』,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五